连理(4)

作者:吓我一跳 阅读记录

楼下聚了一堆妇人,把万相宜妈围在中间。“原话我记不清了,大致是这个意思,对不对啊,壮壮他妈?”

壮壮妈只是讪讪的。

两家是邻居,那家孩子比万相宜小一届,开学高三,俩孩子原本成绩都不出众。现在万相宜咸鱼翻身,壮壮妈就更心虚了。

人家闺女打了一场翻身仗,分数摆着,大学录取通知书攥着。自家儿子第一步还没迈出去,高三一年枪林弹雨,像万相宜一般逆袭的可能性能有多大呢?

“也,也不一定。你家相宜肯用功……”

有刚凑过来的,不了解基本情况,就问万相宜妈:“你家闺女考了多少分啊?”

她妈压根不屑于重复回答这个问题,这是一道送分题,她早已讲过多次,只笑而不语,自然有人替她回答,个个语气充满艳羡。

家里的气氛也稍有缓解。

弟弟比她小四岁,开学读初三,正是叛逆年纪,一向沉默的爸爸拿捏着轻重,偶尔说几句:“得学你姐,先考上你姐的高中。”

妈妈对儿子向来是“拇指教育”,容不下半点微辞,因为楼下邻居讨论万相宜时说过:“毕竟是老大,要是老二,你的福气可就更大了!”言外之意当妈的又怎能不懂,这话像一堆漂浮物,堵在万相宜她妈的泄洪口,让她的快意流淌得不那么舒畅。

所以,爸爸对儿子试探性的教育,妈妈也没有出言阻拦。

所谓人逢喜事,那个暑假,向来深居简出的万相宜被同学叫出去几次。

也是在那个暑假,万相宜认识了马明,后来成了她的丈夫。

马明跟万相宜是高中同学,同级不同班,上学期间或许打过照面儿,但绝无交集。高中毕业的暑假才认识,万相宜知道马明家不是本地的,是学校接收的复读生,带点外地口音。

后来,二人在同一所城市读大学,马明经常找万相宜玩。

大三尾巴,万相宜搬新宿舍。那个阶段,很多女生有了稳定交往对象,寝室里只有两个女孩单身,另一个单身的女孩对万相宜说:“只有在这个时候,我才觉得,我缺个男朋友。”

马明偶然得知万相宜搬家,没有二话,弄来一辆人力板车,大包小裹、跑上跑下、不遗余力,不仅搬了万相宜的家,还把她单身室友的家也一并搬了。

唬得室友对万相宜挤眉弄眼。

此后,两人交往更加密切,似乎除了成为情侣,再无他路可走。

大学毕业后,两人一度因工作分隔两地。后来万相宜争取到一个机会,调至集团旗下另一家单位,终于结束异地恋,感情步入正轨。

如果说机缘,这便是。

万相宜对此深信不疑。她夫妻二人,是初恋修成正果,前半生,她从未对其他男人产生过绮念,也从未想过,除了生离死别,还有什么会将他们分开。

只需稍加追溯:从暧昧到恋爱,从异地到团聚,从单身到二人世界、再到婚姻,你来我往,年深日久,彼此早已渗入对方重要的人生阶段,成为厚重的故事。

上次胎停流产后,丈夫马明对她有些怨言。埋怨的重点集中在两点:

第一点,早期发现怀孕,没有立即去医院验血。如果验血结果显示孕酮低,可以口服补充孕酮的药物,把孕酮补上来,两三个月后稳定了再停药,就不会有后续种种。

这件事万相宜也是事后才知道,还是她亲口告诉马明的。当然,医生也说了,导致胎停的原因太多,无从判定,可毕竟靠补孕酮度过危险期的不在少数。

第二点,清宫术后出院,医生开了几样药,万相宜说大部分是补药,就没吃。丈夫说,他清楚记得,那张药方里不只有补药,还有消炎药,如果当时吃了消炎药,就不会因黏连再次手术。

这样较起真儿来,万相宜也拿不准。她也不能空口白牙一口咬定,医生开的药全是补药,没有消炎药。马明拿这个说事,她也无从反驳。

生育这件事情上,对就是对,对是顺理成章的。错可就不一定延伸到哪,但错的根源,一定是女方的——这便千百年来的东方文明积淀。

从医院回到家,万相宜严格遵医嘱服药,再也不敢有半点马虎。她用手机定了闹钟,每天分秒不差地吃人工雌孕激素。

这种药包装便与众不同,钟表盘一般,药粒排布成一个圈,一共21颗,医生说,每天要定时吃,一天都不能落下,吃完停药,就会来月经,如果停药月经还不来,或者有其他不适,就要立即来医院。

自怀孕以来,除了测出双杠的志得意满,此后就没有一件事是顺心的。

万相宜强打精神坚持工作,怀着虔诚之心按时吃药,心中念叨的却是:已经这么坏了,不可能更坏了。

上一篇:拒婚 下一篇:怪你风情惹火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