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衣世家+番外(273)

作者:夫子红颜 阅读记录

杨一清和杨廷和都力挺谢棠此时的决断,那么这件事情基本上就是定了下来。

他们三人有了统一的意见,谁要反对木九十在反对整个内阁。

谢棠直接道:“多谢两位大人高义。”他长袖飘动只见带着肆意风流。“伯安前往北疆,寸土必争!”

顾晰臣亦是心情激荡:“大人放心,下官自会为大人看好兵部衙署。定会万无一失,不会有小人作祟!”

威胁的话竟是被这个老好人说出口来,他这话的意思,分明是在说,谁要是敢对谢伯安的出征动了手脚,他就会在后方剁了谁的脑袋。

皇帝很快通过了楚恩波和平允安的入阁,圣旨被天使送到两府。

宫中出来传旨的太监被管家送走之后,平允安露出了一个讥讽的笑意。呵,这样的帝王!

这个时候下达旨意,分明是在告诉小师叔,为他卖命才有好处。

连杨应宁那个死对头在北疆大事之时,都能放下成见,和小师叔并肩作战。而这个国家的主人,在生死存亡之际,居然还不忘这些算计,这些手段。

着实不是明主。

谢棠在走出奉天殿后,立刻向杨廷和与杨一清执晚辈礼。他深深一揖:“伯安多谢两位大人深明大义。”

杨廷和笑呵呵地应了,然后扶他起身。杨一清嗤了一声:“好歹我也算个直臣。”

不论彼此之间的成见,不论朝堂之上的争斗,他杨一清在北疆多年,看了那么多的子散妻离,那么多的离合悲欢。总归是不希望这个国家坏下去的。

感情于利益而言,不值一提。但是比之国之大事、天下兴亡,那些唾手可得的富贵荣华、那些威风赫赫的朝堂权柄却也是变得轻若鸿毛,不值一提。

“我是为了北疆百姓,不是为了你谢伯安。”

“伯安知晓。所以伯安才更加感谢大人的深明大义。”

谢棠召集了所有能够召集的军队,亲手把那些趁机作祟、挑拨士兵、心怀鬼胎之人杀了祭旗。

雪亮的刀上染了血,那血是叛徒的,是小人的,是祸国之人的肮脏血液。年轻的阁老身着甲胄,头上的银冠映衬着身上的雪亮的盔甲。赤色的深衣在甲胄之下,只漏出微微的一点儿边儿出来。谢棠玉色的脸上有着刚刚才被溅上的血,让人知晓,观音也能一瞬变作修罗。眼前这人,并非满口仁义道德,一心心慈手软。

“谁若心怀鬼胎,扰乱军纪,便如同此僚!”

那些趁机作祟、挑拨士兵、心怀鬼胎之人的头颅被挂在挑起的旗杆之上,让人见了便觉得心生寒意。

“此去北疆,保家卫国,建功立业。有我谢伯安在,一绝不克扣军饷,二绝不侵吞军功。蛮夷作乱,窥伺我大明江山。若北疆不保,我大明哀鸿遍野,诸君亦是子散妻离!诸君此去,是为了护庇身后的父老妻儿,大明江山!”

“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

谁的身后没有父母妻儿?谁出来当兵不是为了那口饭食和那几块军饷?

谢伯安的清名他们都清清楚楚,眼前这位阁老执掌兵部,管着他们未来的前途,他们也都是心知肚明。

这一番言语,燃起了他们保家卫国,保护妻儿的心。也燃烧起了他们对升官发财的憧憬,燃起了对北疆蛮夷的愤恨。

“杀!杀!杀!”

城墙上的杨一清和杨廷和看着那个冷面的主帅,竟是看不出一丝平素的翩翩公子的作态。而城脚下即将开拔的大军,此时更是被这个年轻人燃烧起了军心士气。

“平素锦心绣口,城府深沉。但临危之时,却是正大光明,坦荡无私。可拘于礼法之中,亦可放浪于形骸之外。谢伯安着实天下第一等人。”

杨一清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城下大军跟着为首提着雪亮宝刀的男人向北疆开拔而去。铁蹄奔赴之地,是充满血腥和生死的战场。他们后面,是这一座繁华富丽的北京城。

“熟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谢伯安,算是英雄。”

第179章

大军连夜行军, 很快就抵达北疆战场。

仇钺满面风尘,眼下有了一抹青黑。这些日子他内支外绌,着实称不上好过。但是为了守住边防防线, 他只有勉力支撑。

看到援军前来,他也是松了一口气。战死沙场不可怕, 像他这样在刀尖儿上抢食儿的人虽惜命,却也早就有了有朝一日战死沙场的觉悟。但是若是在这个内忧外患的时候失守, 恐怕史书之上, 他仇钺便是千古罪人。

谢棠在行军途中便收到来自前线的战报, 说是玉城失守。仇钺守在一线的凉城。瓦剌鞑靼的军队近在眼前, 时刻都有可能兵临城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