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女婿养成记(17)

作者:小l妞j妞 阅读记录

昨晚看书看到深夜,没成想今天早上居然睡过了头,他一醒来都已经天大亮了,连忙洗漱跑过来,就怕让人等久了不高兴。

说罢,几人欢欢喜喜的往富户家去了。

一路上几人有说有笑,众人对李豆豆的印象也在不知不觉中改善了。

以前一直觉得他不好亲近,门缝里看人,现在一相处下来,觉得还是挺不错的。

几人到了富户家,就被富户的家丁给直接领到了地里。

李豆豆看着前面约一亩左右的黄土地,上面还有些零零星星的野草,黄土地很硬实,一看就是没有开垦过的荒地。

徐蒙看着前面的地,他眉头紧锁,对着灰衣家丁道:

“小哥,书院让我们过来种玉米,可也不用在这种荒地上种吧。”

唐玉超附和道:“是呀,这么硬的土地,我们可怎么种?”

灰衣家丁道:“金善人和咱们老爷商量过了,书院的人过来种地,就让你们开垦荒山种。

老爷说,这样不仅让你们体会到了疾苦,更能磨磨你们的心智。

这一亩地以后就是由你们五个人照看,等到秋收时,你们的粮食要是不好,明年你们的饭食就会更差一些。”

魏民听到这话有些不乐意了:

“为什么这样?金善人不是一直给我们提供粮食?

现在搞这么一出,让我们天天在地里干活儿,哪里还有时间读书?”

灰衣家丁笑道:“咱家老爷说了,劳逸结合才是王道。

再说,如果一个人连这点苦都吃不了,我想,这人就算读书也没啥大出息,还不如早早出了书院,回家娶媳妇儿生娃去。”

唐玉超此时想要说点什么,李豆豆阻止了:

“玉超,不要在说了,其实金善人此举也是能理解的。

现在书院人越来越多,粮食和住宿都成了问题,而且书院也没有啥限制,只要咱们想读就能一直读下去。

你想过没有,书院一直这样,以后每年都会有学子进来,可是却没有学子出去,这样入不敷出,金善人有多难。

咱们是第一批学子,应该最清楚,咱们这已经是第四年了,金善人也补贴了我们四年的粮食。

虽然一个月金善人只补贴几十斤粮食肉菜,但是,人越来越多,金善人的补贴也增多了,要知道,这也是一笔不菲的费用。

我们读了三年,连童生都没考上,金善人还是没说什么的让我们继续在书院待着,这样的大义,我们应该感恩才对。

现在让我们种地,也是为了我们好,我想,金善人是要让我们反省,让我们更加清楚的认知自己的未来。

如果我们不认真读书,那么以后,甚至可以说一辈子,我们都要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活儿。”

张铁听了李豆豆的话,觉得很有道理,附和李豆豆的话:

“是呀,李豆豆没说错,我们应该要有感恩的心。

金善人是有钱,可那些钱是人家辛辛苦苦挣来的,人家帮助我们是情分,不帮助我们是本分。

我不懂什么大义,更不懂金善人让种地的含义,但是金善人让我们种地,咱们就种。

我以后是没啥出息了,过了今年我就要回家照顾爷爷奶奶了,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家里不能没有人。

可你们不一样,你们能读得进去书,那就好好读书,也许种了一回地,有了别种感受也说不一定呢?”

魏民看着张铁,笑道:“张铁,没想到你平时看起来憨憨厚厚的,讲起话来还一套一套的,说的有道理。”

徐蒙和唐玉超点头:“是呀,特别是李豆豆真是让我刮目相看呐,没想到你懂这么多,难怪这次你没考上童生,夫子那么生气,现在我终于明白了。”

李豆豆有些不好意思:“我哪里懂的多,只是瞎想而已。”

就在他们谦来让去的时候,旁边的灰衣家丁道:“这地上有种地的工具,你们开干吧。”

说罢,灰衣家丁多看了一眼李豆豆,才转身离开。

徐蒙看着地上的一堆工具,苦着脸:

“这么大一块地,该怎么弄呀?

我虽然是农村人,但是家里从小就疼爱我,我都没干过活儿。”

张铁看了看:“我想大家工具都是认识的,怎么干,咱们这么多人,肯定是要分工的。

我刚刚看了看土地,很硬,如果硬是用锄头挖的话,肯定是很累人的,但是用水打湿后再挖,土经过水的浸泡,肯定就会好挖很多。”

李豆豆看着张铁凯凯而谈,几个人也听到的很认真,她道:

“要不这样吧,咱们几个人就由张铁作为队长,让他给我们指导该怎么做,然后我们就按照张铁的意思做。

如果途中我们有什么不满意的,或者有别的意见或者建议的,咱们就一起讨论,一起修正,你们看怎么样?”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