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原(42)

作者:杜渐 阅读记录

“那姐姐好厉害,我听妈妈说姐姐上高中会有很多很多作业,我们老师就没有给我们发作业。”黎洁才六岁,也不知道很多到底是多少,只张开了手臂比划着。

“那等你长大了就有了。”明黎摸了摸她的头。

“......”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多数是黎洁在问,明黎简单地回应,画面看上去竟有几分和谐。

转眼就到了除夕这天。

都说S省十里一方言,省去一些夸大的成分外,其实说的也不是假话。哪怕是同一个市,也有可能衍生出好几种方言来,虽然差不了太多,但还是有着些许区别。

而习俗这方面虽然没方言那么夸张,但确实也存在差异。

江川过年重点在早上,一大家人五六点不到起来就做早饭,洗漱的水不准倒出去,得吃过了饭全都放下筷子才能开门放鞭炮,直到这个时候,才能将垃圾和废水倒出去。

而常市这里又不太一样,至少观镇不是。这里要等除夕的凌晨零点,由家里的男性出去放鞭炮,然后......便没有其他重要的事了。人们一般并不选择吃早饭而是直到十点左右才起来开始做午饭,也没有什么不能开门的禁忌,但吃完午饭后就要去祭祖,用这里的方言来说叫做“送亮”,也就是拿着香烛和祭祀的东西去家里过世长辈的墓碑前祭拜,这一套做下来才算关于除夕这天的习俗到此结束。

黎洁是没有接触过明爷爷明奶奶的,她拿着手机躺床上不肯去,在黎父疾声厉色地呵斥里才不情不愿地起床。坟墓不远,不过十几分钟路程,这一片多数埋葬的是明家的人,也称之为明家祖坟。来祭拜的人很多,不少人认识明秀雅,也相互打着招呼。

“得(方言“这”的意思)是黎黎不咯,标标致致滴,甭(发音是这个,其实是“好”的意思)乖。”

说话的男人明黎已经没有印象,于是只能挑着不出错地称呼叫了声叔叔好。

“哎哟,您俺走滴时候才偌小丁个,(方言翻译:你走的时候才那么小),现在都那么大啦。”对方笑着打量她。

明黎尴尬地往后站了站,对方仿佛是没察觉似的,滔滔不绝地说起了往事。

好在明秀雅及时开口,打断了对方的回忆:“我们就先回去啦,改天去你那拜年。”

男人这才不好意思地收住了话匣子,客套地朝明黎一行人告别。

“这是原来住在咱们家外面那条路上的银邦叔叔,他女儿现在在检察院工作,一般不怎么回来,你还记得他吗?”在路上明秀雅一边走一边和她扯着话。

“没有。”明黎如实回答。

“没有也正常,本来就没什么交集,不过你小时候很喜欢跟着他女儿明霞一起在山上玩。”

听母亲如此说,明黎这才有了点印象,应该是一个扎着两条麻花辫的大姐姐,面容已经记不清,但关于明秀雅描述所言,她还是能想起一些小事。

比如春天来的时候,她就喜欢和几个镇上的姐姐去山上采蕨菜,背着一个小竹篓,基本是满载而归,夏天有野生的树莓,而八月中旬山上又有“八月札”,冬月更可以拿着个小锄头去挖葛根。

更多的,是夏季梅雨过后,山上冒出来的蘑菇。明奶奶做菜很好吃,这些山上的野食便是明黎童年记忆里不可磨灭的美味。

除夕,夕,自然说的就是晚上。虽然两地风俗各有不同,但在这一点上是互通的。

明秀雅没收了黎洁的手机,四个人坐在沙发上看着跨年晚会,等过了晚上十二点,再由长辈发压岁钱。黎洁看上去有点兴致缺缺,没了手机发了一顿脾气,在黎父的威压下又不得不规矩坐着,但他们没约束明黎,她坐在最边上,正低头刷着群。

A班群一改平日冷清,此时群里热热闹闹,许多人冒了出来,一边吐槽着春晚一边聊天。但明黎还是没等到那属于特别关心的震动。

估计在和家里人过年吧。她有些漫不经心地想。

确实很无聊,明黎关了手机看了一会节目,看了眼时间才十点多,还有一个多小时才十二点,黎洁早就在沙发上睡着了,而父母还津津有味地看着。她看了眼窗外,给自己设了个闹钟,也趴在沙发上眯着了。

闹钟在十一点五十准时响起,父亲也没什么形象地睡在沙发上,这几声闹钟将几人惊醒,明秀雅从包里拿出红包给姐妹俩一人一个,明黎说了声谢谢,而黎洁高呼一声就拆了红包,两张崭新的红票子被她兴高采烈地放进了口袋里。

明黎看着手机上的时间一点点过去。

上一篇:求生专家[无限] 下一篇:听牌记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