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镜(破案)(322)

作者:大芒 阅读记录

“精钢宝刀并非匈奴锻造,而是铸自波斯,波斯代代诗歌,屡有赞美,称其为国刀。曹植在他的《宝刀赋》中称赞百炼钢刀能陆斩犀革,水断龙舟。我曾到西域游历,那里的人告诉我,精钢宝刀为铁中最为锋利者,坚利可切金玉,价值过于金银,因驰名四海,人争求之。”说到这里,李非有点后悔,“也有西域朋友要赠我宝刀,但因我一向不用兵器,谢绝了。”

“你们所言都对。”殷莫愁说,“在张骞出使西域后,购得大量精钢宝刀的精钢铁,此铁在汉朝被称为镔铁。宝刀产自波斯,但镔铁并非产自波斯,而是来自天竺一个得天独厚的铁矿区。波斯匠人在淬炼铁矿石时添加木炭、树皮等渗碳材料,在坩埚内冶炼而成镔铁,辅以其他秘制材料,经过反复折叠锻打,清除杂质,百炼精钢,最终才能锻造出结构如此均匀致密、锋利程度独一无二的的精钢宝刀,它还有个绰号叫刀中帝王。

所以能买精钢宝刀到是一回事,要自己铸造却难如登天,天竺的铁矿原料、波斯的打铁匠人,缺一不可。早些年,兵部曾提议为大宁将士们人人配精钢宝刀,但户部算了笔账,认为成本高昂、不切实际,只能放弃。”

韩亦明听罢,失态地拍掌大呼:“太好了,这些宝刀尽归朝廷,将士们简直如虎添翼!”

韩亦明的第一反应亦是殷莫愁心中所想,她露出矜持笑容,自己就是兵器资深爱好者兼兵器发明家,见到“刀中帝王”如此良品,而且有上万把之多,怎不心头大喜,只是涵养和身份所限,不方便表现得太兴奋。李非知道她嗜好武器,悄悄看她,便感同身受殷莫愁心中难得涌过的愉悦,因也舒心一笑,这几日的阴霾就散去大半。

惊喜过后,殷莫愁却忽然转向一言未发的三叔公:“若我所料不错,这些应是北漠人的武器。”

诸人:??!!

三叔公亦惊讶:“你是怎么看出来?”

“北漠人天生是骑射好手,其骑兵实力至今都很强。而这里主要是供应骑兵的装备。”殷莫愁弯腰,捡起脚边一个带勾的铁器,“这东西叫马绊,是套马索是重要部件,也是游牧人的牧具,又是一种武器,可专攻敌人脖颈这种脆弱柔软的关键部位。

由于它价值多重实用,所以在游牧民族一般规定盗马绊者处死。现在随着边境开放通商通婚,北境放牧的百姓也越来越多人用马绊的。

但边境和平也就是十年间的事。而这批兵器,却是来自五十年前。纪峰应该见过当年的北漠王子,也就是如今北漠可汗的父亲老可汗吧。”

谁也想不到地处西部的纪家军能与北漠人扯上什么关系,年纪小的纪育理和滕凡都听得一愣一愣的,连李非亦露出好奇。

“小时候,我听祖父提起过,但祖父说他只在雍州住过一段时间,亦未经历陇右之乱的全部。”殷莫愁说,“三叔公是亲历者,可以和我们这些后辈说说当年吗?”

她的眼神永远那么沉着、语气平静,神出鬼没、暗中保护她的神箭兵团、韩亦明对她格外的恭敬,让三叔公隐约猜到这位“殷先生”是何方神圣。

随即三叔公挺直佝偻的背,望着殷莫愁笑了一下,眼角分明闪烁着满足、释然:

“也好,上一代人的故事终有后辈传承。”

风起于青萍之末,止于草莽之间。

总有人,能看见细枝末节背后的宏大画面。

一切要从陇右的母亲河——阆江说起。

本朝太.祖末年,阆江遭百年不遇的大洪水,溃不成堤,菏泽千里,有贪官污吏贪墨赈灾粮款。陇右遭此天灾人祸,村庄成片消亡,大灾后又遇到鼠疫,白骨遍野,恶臭熏天。

活着的人离乡背井、流离失所。

好人死无全尸,坏人趁火打劫。

终于有一对父子站出来,招集剩下的人们,劫官府粮仓,建军队自卫,朝廷将其打为叛军。于是这股叛军索性盘踞雍州,雍州是陇右的交通要塞,其地位仅次于陇右首府灵州。雍州成了庇护流民的堡垒。这个叛军首领叫高战云。

灵州这边,有个年轻人也同样完成了和高战云一样的义举。他就是纪峰。

纪峰是将门之后,其父为前朝大将,他从小立的志向就是要复辟前朝。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太.祖时期,新朝根基还不算很稳,仍有不少人暗中支持此事。纪峰振臂一呼,将这批人招到一起,组成纪家军。

不得不说,纪峰是个军事天才,他并没有脑门发热,带新生的纪家军北上攻打京城,而是选择原地东征西讨,把专门收拾趁乱打劫的匪窝当练兵,打出名气,也获得了陇右的人心。所以这片土地上的有志之士,要么投奔雍州高战云,要么投奔了灵州纪峰。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