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镜(破案)(360)

作者:大芒 阅读记录

战争中,一个统帅所需要考虑的变数太多了,天气、地理、敌情、我情,战争需要一个人的思维迅速周密严谨,而每一个微小的因素都能导致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战争把殷莫愁原本大大咧咧的个性修正得小心严谨。

大开大阖的背后,是她能寂然不动长久的忍耐,而一旦机会来临,则能如雷霆一举摧垮敌人。

但即使拥有了这些品质,经历过战场的高温与高压后,殷莫愁也不过从一块不错的钢铁锤炼成一柄利剑。

是因为遭遇了蜂毒、曼陀散,最终才造就了这样的殷莫愁,绝对冷酷、强大,却又悲悯、脆弱。

战场的王者。

战场是什么样的地方,它是一个非常容易犯错误的地方,是普通人终其一生都体会不到的巨大危机重重,千钧一发,生死攸关,刀剑鲜血,尸体烽烟,令人很容易失去理智,但每一个错误都得付出惨重的代价。

所以需要保持绝对理性。

古今中外许多军事大师都反复强调冷静、理性的重要性,才有所谓的不可以怒而兴师,不可以愠而致战。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每一个看似蝼蚁的士兵都有家人等待他们归期。

所以战场上的决策往往只有一次机会,绝对不能受情绪的干扰,在最复杂的状况中做出冷静的选择、最合理的策略。

十余年的军旅生涯和多年朝堂斗争经验,犹如一把极富耐心的重锤,一点一点,将殷莫愁这块钢铁中的杂质砸出去,终于百炼成钢,成就铁一样坚硬、水一样沉着。

她的性格粗中有细,小心谨慎,又常常兵行险着,她做出一个之前根本想都不会去想的决定。

“扶我起来!你们都住手!”

因受伤缘故,殷莫愁声音很小,却仿佛有魔力般贯穿全场,谭鲲也不自觉停下战斗。

随即做出令所有人震惊的举动,殷莫愁将剑抵在自己咽喉。

“莫愁!”“主子!”“大帅!”

谭鲲急得越步而出:“殷帅这是做什么!”

殷莫愁听出其惧意,冷冷一笑:“不想我死在这里的,现在就放他们走。”

谭鲲一愣,简直怀疑是不是听错了?!可那把锋利的宝剑就抵在那白皙的脖颈,眼前的画面真实得令人难以置信。古往今来只听过弃卒保车,没听过将帅自弃保卒的,实在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一下子都惊讶得不知道如何应答。

殷莫愁又说:“他们平安之后,我自愿就缚,跟你回去复命,怎么样?”

孟海英大吼:“大帅,我不走!”

罗悦香和士兵们也喊:“我们和大帅一起战死。”

“都闭嘴!”殷莫愁提高嗓门,因力竭虚脱,声音已经开始发颤。

诸人默下,这想起谭鲲方才对众匪下的命令是:留殷莫愁和孟海英活口,其他人格杀勿论。

留孟海英是因谭鹏和他有私仇,那么留殷莫愁应该是谭鹏背后主子的命令了。也许“他”和谭鹏一样,也想手刃宿敌吧。如果是这样,其实死在哪儿都差不多,有正常心理的人代入一下都能算出利弊来:

不答应殷莫愁的要求,让她在这里自尽。她一死,剩下的人群龙无首,全歼孟海英等所有人变得更加简单。然后龙隐门将此消息放出,趁着军心大乱,绝地反击,扳回一局!

如果答应殷莫愁的要求,算生擒主帅,的确很牛批的战绩,值得吹一辈子。但放出去孟海英、罗悦香都是猛将,他们回去一报信,再带大军追击,一旦被追到,别说一个谭鲲,就是一百个一千个谭鲲都不够死的,还哪有一辈子可言。

无论是谁,设身处地站在谭鲲角度考虑,都绝不会答应殷莫愁的要求。

傻子才会。

既然谭鲲不可能答应,那为什么殷莫愁会提出来,外人都以为她受伤导致思绪混乱,病急乱投医,出此下策。

哪有将军自甘被俘虏,传出去,一世英名都要毁于一旦。

孟海英还想再劝,却被殷莫愁凌厉的眼神制止。

楚伯只过几瞬,原本紧锁的眉头渐渐松开,轻声道:“不愧是殷莫愁。”

这边,谭鲲的脸色变了几变,思量再三,咬咬牙,说:“好。”

什么,这匪首真是个傻的?!手下一脸纳闷地看着当家。

果然如此。殷莫愁心道。她想露出一个微笑,却又被伤口撕扯般的疼痛折磨得皱眉。

谭鲲以为殷莫愁要变卦,赶忙道:“殷帅一言九鼎,应该不会失信,让我们为难吧!”

这口气,仿佛求着殷莫愁似的!这又是什么道理?

殷莫愁:“那是自然。”

“不,我们不走!”孟海英固执地杵着,罗悦香和诸士兵见状,也都紧紧包围着殷莫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