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在三国种棵科技树+番外(131)

作者:花灯见 阅读记录

  “文若教我。”随时开口求策,但南星的态度倒是显得漫不经心,就像是一切的答案都已经在自己心中了一般,此时开口不过是顺着荀彧罢了。

  荀彧早就习惯了南星这种态度,根本没在意直接开口,“若是给圣上、世族一个盼头,问题就简单多了。”之后的三个时辰,荀文若向南星展示了一下如果一个正人君子开始追求阳谋会是个什么效果。

  中/央/集/权下的分/权/制/衡,民/主/集/中就是答案。

  原本荀彧担心南星不理解,还准备了很多说辞来说服她。结果南星在后面直接顺畅的接过他的话,补充完善其中有些他还没来得及考虑的细节。

  南星把推演用的草纸推开,重新拿了一沓白纸,边记边说,“但是让我提出来可能会造成反效果......”哦,所以荀彧想要出任朝堂官员。

  没想到在益州他就想这么远了。大约是想着在信里说不明白,想着到了长安再解释。谁知道南星的疑心病这种时候发作。

  她想明白后立刻在心里反省了一下自己。清醒后又想着,原来荀彧是来解释的------绕这么大一圈,就是想委婉的告诉自己的想法。

  “是我的错,下回不会了。”想通了,南星也没什么过激的反应。手上的记录没停,只是没头没尾的道了歉。

  荀彧的反应也很平淡,边整理着两人写的材料边说,“是彧之错......若是想达到效果,官学和军队还要在您手里......”就这样轻轻揭过。

  在两人谈拢后,郭嘉、戏志才和荀攸也分别来过南星府上商谈。其实他们不需要表现得太明显,只要稍微展示一些这方面的倾向,自然会有其他聪明人揣度他们的意思。至于小皇帝哪里,得找个帝师了。

  这次上朝,南星主要是先谈谈帝师的事。

  “陛下少年便受奸臣蒙骗,憾而无师。如今稍显太平,是否寻一良师教陛下治国之策?”她坐在首位,说得一脸正气。堂下的众臣猛然间听到她这样提议,有些反应不过来。

  什么,这人是打算让皇帝读书,以后治国理政?

  反应快的诸如王允、蔡郯立刻出列表示赞同。只不过两人赞同的点不一样,王允觉得皇帝的确应该掌政;蔡郯觉得皇帝确实应该读书了。

  本来就不太对付的两人眼看着就要吵起来,官复原职的荀攸出来打圆场。既然两个人都说服不了对方,就找一个与他们都没有关系的饱学之士来教皇帝就是了。

  “朕听闻荀家多名士?”不知道小皇帝是怎样想的,反正这句话直接就确定了人选问题。刚从益州来京“求职”的荀彧和在梓潼与荀爽一同编《汉纪》的荀悦。

  南星不知道皇帝是怎么想的。不过用最坏的想法去揣度这位少年天子,他恐怕是觉得自己的聪慧可以讨荀氏欢心,认为在他的带领下大汉还有救。如果自己意图颠覆汉朝,而作为自己重臣身为正人君子的荀彧恐怕会极力反对吧!

  重臣和主公的决裂,足够动摇她对一些事情的掌控。而一旦动摇,就是皇帝可以活动的时候了。

  如果不是这样,那南星也想不出皇帝为什么会专门提出荀氏了。

  ......

  “首登者,重赏!”

  “冲啊------”

  刘表擅长内政,但军队实力不算强悍。因着与袁术的联盟,还算是抵挡了一阵子。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孙策带着的南星军优势就显出来了。

  因着是到南方去,南星专门挑了熟悉南部的士卒给孙策。而孙策作为本地人,甚至比刚当上荆州牧没多久的刘表还了解荆州地形风土,再加上 临时充当谋士的周瑜。

  强悍的军队,熟悉地形长于将领,走一步看十步的军师。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短短三月,孙策已经连下数城。

  “去信给河北袁本初,看在联盟的份上......他总不会希望南之槐一家独大。”刘表心里很清楚,只有袁氏和南益州互相制衡,才有他荆州一席之地。袁术轻信寡义,不可尽信,是以他立刻遣人去联络袁绍。

  这边袁术果然在打算撤兵。刘表虽然给他的军队提供粮草,但节节败退的局面让他有些犹豫是否继续支持眼看着就扶不起的刘景升。就算荆州失一半,以后还有的是机会夺回来,没必要此时和正在势头上的孙策正面对上......

  南星收到战报的时候,正在为了农业改革舌战群臣。

  战时军报可以不经过任何部门直达朝堂。只不过是平时都被南星拦下了,现在是因为她人在朝堂,于是战报直接被在堂外大声报了出来。

上一篇:九十六号花坊 下一篇:基建从游戏开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