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印吉祥(103)

作者:听风起云落 阅读记录

“我……大监大人顶可怜的,也不是一定要娶我才是,他约莫只想有个陪着他的人,恰好我在他想找个人说话的时候,出现了罢。”她嗫喘,“日子还长着哩,我也不想那么多的,走一步算一步是了。”

言罢,她忽然意识到二姐姐对沈医官的称呼变了,她向来只从大监大人口中听过沈医官的名字,唤做常思,她迟疑了一下,抓李允善的手问道,“姐姐怎地唤沈医官的小字了?莫不是……”

李允善双颊一红,支吾,“没,没什么,我答应给常思做妾室,妹妹会不会瞧不起姐姐?”

允淑听罢有一瞬感觉裂开了。

她忙摇头,“以咱们现在罪臣之女的身份,给沈医官做妾室已经是高攀的,只是,姐姐跟了沈医官,沈医官又同大监大人要好,是不是不太合宜?”

这不是给大监大人带绿帽子么?她不禁感慨,李侍郎大人的嘴一定是道观里上香开过光的,一语成谶。

李允善倒是不以为然,“太监罢了,有什么不合宜的?”

允淑觉得二姐姐的话说的没什么不对,可听着就是说不出来哪里不得劲,只好笑笑,“我去给秦艽姐姐帮忙去,一会儿饭做好了,头一茬就先端给姐姐吃。”

她去给秦艽帮忙,秦艽让她洗些小青菜备上,说是老师口味清淡,吃不得太重的偏口,这些年在尚医署都是她伺候老师饮食起居,真心觉得老师应该早日成家,有个照顾老师的人,她也能轻快轻快,多学学治病救人。

看看里头那位不食人间烟火的大小姐,十指不沾阳春水,别人站着她坐着,别人忙着她闲着,天天还得等着人伺候到跟前去,再看允淑,忙上忙下的,脏活累活都没落下,烧火添柴,切菜煮饭,治病救人,每一样都像模像样。

秦艽不禁感慨,明明是亲姐妹,一个养尊处优,一个孔席墨突,老天爷还真是区别对待。

两人忙前忙后,到了未时末才端上来两盘兔肉,一盘麻辣的一盘红烧的,李允善看看盘里的兔肉,拿帕子捂了嘴唇,“常思,这个肉我看的心里发慌,撤了吧。”

秦艽气的腮帮子鼓着,“善姑娘口味淡,看着心慌我这就撤了,别倒了胃口。”她站起来,手一抄两个盘子同时拿起来,转身就去了自己房里。

允淑忙起来,把小青菜往李允善旁边推一推,“我去同秦艽姐姐一起吃吧。”

她跟秦艽后边到秦艽屋里来,搡搡秦艽,“好姐姐别气,二姐姐她不是嫌弃这个,是她口味的事儿,我同你一起吃,我喜欢吃这个的。”

秦艽坐下来,哼一声,“你二姐姐太欺负人了,我晓得她这是在老师跟前特地做给我看的,”她撑着腮帮子,生气道,“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长安,真盼着赶紧回去,这样就不用天天伺候人了。”她委屈极了,问允淑,“我是医女,不是侍女,要这样伺候人的么?”

允淑忙安慰道,“不是不是,那屋里两个人都是吃草的,咱们不跟他们一般见识,好姐姐,这兔头好香的,莫辜负了美味。”

秦艽叹气,“算了,为了你不同她计较。”

允淑拉着她胳膊,笑嘻嘻的给她挑肉吃。

七日后来了圣人旨意,说瘟疫止了各医官医女都有功劳,圣人请诸位回长安论功行赏。

大家收拾好东西物料,准备回长安这天正值小寒。

县丞装了满满一马车张掖城土产,都是百姓们自发凑的,给医官大人和医女们的谢礼。

李允善娇贵,沈念特意给她备了一辆马车,本来秦艽和允淑也是同车而行,但两个人想沿途看看景色,主动去了后面的排车。

同来张掖城时,大家的心境都不一样。

来时紧张行路匆忙,牵挂着百姓们的生死,无暇顾及沿途,如今回长安城,行路轻松悠闲,经历这一次生死,心情平静,多少都有些参透生老病死的意思。一排车的医女们也没刚来那会儿的心气不顺,坐一起品评远处枯黄发白的芦苇,几只野雀往南飞。

她们有说有笑的,甚至有人哼起家长的小调子来。

长安城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仍是惯有的繁华。

第51章 他们就是要拿我来分他的心的……

回宫来,在尚医署和秦艽分道儿。

廷牧正候在尚医署门口,见她出来立时迎一迎,把手里的食盒往前一推,笑得合不拢嘴。

“大姑,这是主子特地叫我给您捎过来的。”

她打开食盒,里头是一盘桂花糖,捡一块搁嘴里化着,她问廷牧,“大监大人还在忙么?”

廷牧说是,“西海子那头动了土木,要修缮舍利塔,主子刚回来长安就领了差,工部绘的图样子不太合适,紧着要修改。前几日十二皇子又为朝事在大殿和大理寺卿起了冲突,官家多日不朝,都得主子在里头斡旋。这眼下乱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主子连日来坐下喝口茶的功夫都没有。”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