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印吉祥(16)

作者:听风起云落 阅读记录

下了早课,她如同往常一样当值,做完了手上的活计,用过午膳,仍然有女使来唤她,她提早装好了小小的书箱,像拎食盒一样拎着书到掌执文书殿当值。

女文书抱着朝服正要出门,瞧着她来,咦了一声,“是谁许了你带饭过来?”

她摇摇头,“书箱里是这个月月考要背诵的典籍,今儿早课大监大人允了的,许我带着书籍过来当值。”

女文书哦一声,嘱咐着:“昨日里莲弋夫人巧了来月事,官家的朝服污了夜里送过来清理,”她把朝服捧到允淑跟前,“我正想去送,手里本来还有卷宗没誊抄完,不如你就替我送一下,我找个小黄门给你带路。”

允淑愣在那里,没反应过来。

“愣着做什么?这桩事不能叫旁人知道了,天子的朝服被阴血污了是大事,连内务总管那边也没敢惊动,你快去吧,路上小心别叫人看见。”

允淑把书箱放在一旁,接了朝服过来。

女文书用黄绸子给盖上,又嘱咐允淑一定要仔细,送到今上贴身的黄门手里再回来。

出来门,路上走着也紧张的很,觉得像是做贼一样,要是被人发现会被抓去坐牢,可也不知道哪里来的想法,又让她觉得很刺激。

领她的小黄门一看就是个机灵的,带着她尽捡没人的小路走,这一路甚至连个巡视的禁军也瞅不着,宫娥小太监也没一个。

好不容易跟着小黄门到了大庆殿,询问一番,当值的人却说今上不在,此时应是去了皇后殿里小坐,问及什么时候会回来,当值的支支吾吾,“咱们哪里敢问?”

见不着官家,她捧着的又是官家的朝服,这厢里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这样杵在门口,回来再遇着旁人,识破了这事传到皇后太后的耳朵里就糟了。

她熟读礼典,知道若是这事儿捂不下来,莲弋夫人会是个什么下场。污秽圣人朝服降阶品那罪责还是轻的,要是一辈子都要扔在宫里后院,那片野草丛生的破旧殿阁,到死也再不能见着官家一面,才是真真的惨。

就算她年纪还小也清楚,这么大的事官家瞒着所有人,只是把朝服秘密送到了女文书那里悄悄处理,对莲弋夫人该是存着什么样的情谊,如此想尽办法护着。

她在门口略一琢磨,开口相问,“可否去偏殿或是小室候着官家?”

当值的黄门想了想,“女司跟我来吧,偏殿倒是有个小室,平日里是官家和大监大人议事的地方,正巧闲着无人。”

她同起先领她过来大庆殿的小黄门道:“你回去禀告女文书现在的情况,我可能要晚些才回得去。”

小黄门打个千儿,就回去了。

她跟着大庆殿当值的黄门进来大殿,由人领着到了偏殿的内室,黄门让她在此候着,就出去了。

她坐下来,将朝服放在原木小桌上,把绸子仔细盖了盖,遮住朝服,无事抬头打量着小小的内室,镂空的木架简单摆着几只骨瓷,墙上挂着卷山水画,上题一行小字,山上层层桃花,云腾风起,碧水长流。

她瞧着这画熟悉得很,仔细想来,倒是她二姐姐那里有幅一模一样的,当初据说,是那从未谋面过的冯玄畅,他送二姐姐的定情信物来的。

她喃喃,“原来这幅画是临摹么?连题字都是一模一样,说什么定情信物,原不过是敷衍罢了。可见二姐姐痴心一片,终是所托非人。”

冯玄畅挑帘的动作就那么僵了一僵,允淑的呢喃一字未落全被他听在耳中。

有些事情兜兜转转到最后,不扯破那层薄薄的纸便总也看不清。

他犹记得三月里桃花盛开的那个早晨,长安城落英中,他听从父亲的安排到节度使府上提亲,节度使府上景色别致,叫人流连,在经过一弯月亮门的时候,他远远瞧见个小姑娘在桃花树下背诵着《诗经》。

第8章 按辈分,他要管她叫声干娘哩……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室宜家。”

春风吹落一桃树微微的粉色花瓣,稚子童音清脆的散在院子里每个角落,也落在他心尖尖上。

他不知道背诵那文绉绉诗文的小娘子是李家第几个姑娘,他只知道李家有三个姑娘,大姑娘常年身子不好,是早夭了的,他求娶的是二姑娘,据说是正值豆蔻,生得如花似玉。

节度使大人应下这门亲事的时候,送了他张二姑娘的小相,他瞅了瞅,不是见过的那小娘子模样。

回的时候他同李府的管家闲聊,言语间说起来,才知道那小娘子是三姑娘,不过九岁的年纪,他堪堪大她六个年头。

再经过月亮门时,三姑娘已经不见了影子,只留下一院子的好风景。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