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印吉祥(42)

作者:听风起云落 阅读记录

她本觉得父亲是个不争气的,没成想,是太争气,争气过头儿了。

这人,你说还能委屈到什么地步?原来委屈,还是个没下限的东西。

“我没这么大的出息,老人说,平安是福,我盼着二姐姐平安,自己也平安。”她抬眼,再看看冯玄畅,抿抿唇,“大监大人也平平安安的。”

冯玄畅没再说话,眼神却出奇的温暖着。

第20章 好姑娘,知道心里疼人

好姑娘,知道心里疼人,能盼他平平安安的就成。

人回了宫,到内书堂才坐下,负责皇后殿宫中档记录的秉笔,捧着文宗过来上前请个安,说皇后殿里伺候的人年纪到了,今天办了出宫的一应流程,尚仪署荐了两个从八品女官,呈了名单上来请掌印过目。

冯玄畅接过名单看一眼,果然是有青寰的名字。

他捏捏天应穴,看上去有些疲惫,唤廷牧,问道,“沈念今日去过尚仪署么?”

廷牧说没有,“莲弋夫人的母亲患有小疾,四更天还未亮,刚有些朦胧的时候,就差人请沈御医出宫去瞧,咱们回宫的时候,下边人禀说人眼下还未回宫,要在莲弋夫人母亲府上住两日。”

秉笔恭候着,也不敢催,只等冯玄畅发话。

他侧头,问正批宫中档的允淑,“双喜是崔姑姑的亲侄女?”

允淑抬头,简单回他,“嗯。”

他说成,在文宗上写个已阅,把文宗交给秉笔,嘱咐道:“双喜顶替原本令人的职位,掌管皇后殿一应巨细。让青寰跟着双喜做事就好。”

秉笔得令,捧着文宗退下去。

廷牧拱拱手,说掌印放心,都安排好了,不过几日功夫,沈御医有考量。

沈念做事他向来是知道的,便点点头,又忽而想起什么,对廷牧勾勾手,耳语一阵子。

廷牧听了会心一笑,道明白了,鞠着身退下去。

午时,官家赏了避暑茶来,白骨瓷的茶盅子里泡着枸杞和莲心,光是看着那微黄的茶水汤里飘着几点红,就消了不少热气。他推给允淑,“你也尝尝看,苦甜苦甜的,最是去心火。”

允淑搁了折子,端着啜一口,冰凉的茶水入口苦苦的,喝下去嗓子里冒出些甜来,她咂咂嘴,赞着,“果然去心火哩。”

他挑眉笑,说是该午膳了,让允淑回住处吃了小睡会儿,下了晌,再去掌执文书殿当值。

允淑回说好,搁下茶盏子起身给他揖礼,自顾自退下去到尚膳间领食盒。

一两日的也没在意日子,她简单用过饭,合衣躺在床上合计,已经是七月的天了,再热些时候,天就转凉,过了七巧节就是仲秋,大监大人说七巧节带她去月老庙许愿来的,掰掰手指算也没两天了。

想着能出宫去月老庙,她沉着的心总算有了些开怀,十指扣在胸前合着眼皮睡熟了。

等睡醒了,眼皮还没睁开,就听着有人唤她,她搓搓眼起身,应声来了,趿上鞋过去开门。

廷牧在门口等她,门一打开,就鞠身揖礼,道:“皇后殿里来了传话的小公公,传大姑过去续话,掌印正巧也在皇后殿里陪聊,说是之前尚仪署同大姑要好的女官在皇后跟前荐了大姑字儿写的好。”

他两句话把该告诉允淑的事儿都提点完了,允淑听完就有了谱儿,心道怪不得是大监大人贴身伺候的,要紧的事儿半个字的废话也没有。

她说还麻烦让小公公多等一阵子,我才刚睡醒,不好仪容不整的往皇后跟前去。

廷牧回她,“已经这么说过了,小公公在外头等,您简单梳洗后就快去,别耽误了时辰,断没有叫主子们等您的道理。”

她忙拍脸,说是,转头扎进屋里净面,挑了胭脂水粉上个淡妆,理整了发髻出来,半盏茶的功夫没用上。

廷牧把她交给皇后殿的小公公,顺道儿塞了个银元宝,“内侍多费心,这女官是掌印带出来的,您路上多叮嘱两句,别的回头犯了上殿的忌讳。”

小公公掂量掂量银元宝,顺手塞进袖子里,眉眼一弯儿,“这怎么话说的,咱们都在掌印手底下当差,掌印的人自然巴着提点,谁还不想在掌印跟前得脸?”

廷牧说是,“辛苦内侍了。”

小公公客套两句,领着允淑往皇后殿去,路上同她讲着,“咱们娘娘是个讲究人,最看重的就是规矩,最不喜欢的就是有人在她跟前自作聪明,大姑到了娘娘跟前,可要记牢了这一点。”

她恭谨的道声好,“多谢内侍提点。”

内侍又说,“今儿是新来的女官荐了您,咱们奴才们插不上主子的话,可在边上瞧着,那女官内存善心呢。”

允淑想了想,问他,“是青寰么?”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