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印吉祥(52)

作者:听风起云落 阅读记录

允淑把脸别到另一边,“你不用说原由,您是大监大人,司礼监的掌印,人人口中的冯厂臣,我是个不讨喜的睑书,还得靠着您在这宫里过活,您是我现在的衣食父母,我是不敢得罪的,今儿是我的不是,您放心,往后您说东我绝不往西,您说打狗我绝不撵鸡。横竖,我二姐姐还指靠着您帮忙找,往后您别说我脸皮厚赖上您就成。”

她是从宁苦经过难的,离死亡就差着半截,许多事情她不是想不透,只是得有时间,就算她通透,也有气性上来的时候,眼下再想,也就没那么鼓囊了,只是还有些拉不下脸子来。

冯玄畅知道她通透,用不着多解释,但多说一句也没什么坏处,闷着声继续道:“官家暗里已经好几次想要废了太子,都是皇后力谏给劝了下来。太子不是当今皇后嫡出,皇后虽同官家是少年夫妻,膝下却无子,古来立储兴立嫡立长,官家没有嫡子,只得立长子,如今我手里握着东厂的实权,他们哪一个不想着法子的来拉拢我?软的硬的,总试探着我吃哪一招。”

她自入宫,惯来是觉得,叫底下人见了大气儿都不敢出的大监大人无所不能,没想过,原来大监大人也这样难挨。明明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手段,在官家和上殿们面前,却也是小心翼翼摸索前程。

她起来,捧了荷花灯,拉他,“咱们去放河灯吧,再晚些要下宵禁了,咱们得收拾收拾回去,明儿还要当值哩。”

见她已然没了气性,冯玄畅释怀,一手捞起荷花灯,花灯的烛火在夜风里有些飘忽不稳,光亮跳动着映衬在他脸上,显得恍惚有些不真实。

他顺势起来,同她一起把荷花灯放置在河水里,顺流而下。

旁边放荷花灯的姑娘对着他们看了又看,拉起允淑的手笑,“你家郎君生的这么俊俏,同你是对璧人,羡煞死人了。”

允淑不好意思,想着解释,冯玄畅却顺手拉她过来,阻了她,指指河面,温声,“看。”

她看过去,心花怒放。

千万盏荷花灯漂在墨色水面上,似蜿蜒的火焰,顺着河流一路漂往天际,漂到看不到的地方。

她想,这就是所谓良辰美景,遍赏心乐事罢。

被眼前的景色看呆了,她没注意到小手正牢牢被冯玄畅握着,也没注意,冯玄畅面具下面的脸色,是种什么样的开心表情。

因心里记挂着宫里宵禁,允淑并未玩到最后,看了阵儿河灯,就伙着冯玄畅回了。

小厮在豢马局等了一天,瞧见大监大人回,立时开心起来,心道总算是想着还得回宫,再拖些时候,宫里就得落锁,若在外头宿一夜,明儿少不得就得多说话。

冯玄畅扶允淑上了车,转而问小厮,“雍王的人可有来打探什么?”

小厮欠欠身,“叫您猜着了,申时的时候遣了人来打听,好在出宫前您嘱咐过,也没说漏了嘴。”他顿了顿,自作主张多一句嘴,“依奴才看,过了中秋,宫里就没个安稳了,您得给自己筹划着才是。”

他额首,“我有数。”

回了监栏院,他叫允淑先回去安置,带着廷牧就走了。

允淑窝在床上背会子书,琢磨着白天里桩桩件件,心也平和不少,她想着,就算眼下找不着二姐姐,到底也是有了些消息,这些天没白忙活。

厚厚的一本书也背的差不多了,明儿能换一本背,正想着,外头有人敲门。

她搁了书本,寻思着这么晚了是谁?大监和廷牧都不在,指定不是他们,她起身去开门,门开了,竟是双喜,提着食盒站门口笑。

“我听说你回宫了,下了值就过来寻你,今儿差事当的好,娘娘赏了我一对儿玉搔头,我拿来跟你分一支。”她喜笑着自顾进门来,把门带上,拉着允淑去桌边坐。

允淑接了她手里的食盒,一面打开看一面问:“你怎么知道我住在这里?”

双喜含笑,答说,“监栏院离皇后殿不远,往来跑腿的小太监随口一打听,就知道你在大监这里的偏殿住着,我来时估摸着,到你这里也就半盏茶的功夫,往后咱们下了值,能一起说说话。”

她也笑,回双喜,“那感情好的,瞧你带的是到口酥,这小饼喜人,我爱吃呢。”

双喜捏小饼自己也吃,“我也爱吃。你今儿出宫玩的可开心么?”

她说开心,又想起瓦肆里和雍王偶遇的事儿,就说了一嘴,“官家皇子里有个叫雍王的,你知道么?”

双喜点头,“知道的,是个闲散王爷,跟前儿吟诗作赋的词人也多,崔姑姑说这位雍王心系山水,是同官家秉性最像的。”

允淑回想雍王的模样,做派倒的确是闲鸥野鹭,只是那眉眼间却带着凛厉。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