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印吉祥(67)

作者:听风起云落 阅读记录

允淑擦一把眼泪,哽咽着“你说的也对,那我就再等两日。”

“哎。”廷牧答应着,“明儿您听奴才的,好好当值,咱等着看看朝廷怎么安排。”

她嗯声,“你回去歇了吧,明儿大监到皇后跟前说一说,我就安稳的先在皇后殿伺候几日。”

廷牧说成,退了下去。

县丞的折子加急,挑着官家早朝的时辰,直送到大殿上来。

官家悲天悯人,问谁愿意去做个钦差大臣,带医官们去赈灾。

一众朝臣面面相觑,谁也不愿意往火坑里跳,你推给我我推给你,互相吹捧着,愣是没有人站出来。

官家黑着脸,折子往龙案上一砸,“你们个个都是真忠心,都怕死吧?怕这趟差事有去无回?”

底下的官员都低着头,整个大殿上鸦雀无声的。

官家扫了一圈,忍不住咳嗽,好不容易止了咳,指指冯玄畅,“冯厂臣,你看看这满朝的文武,都是些占着鸡窝不下蛋的主儿,寡人真是养了一群的好臣子!”

冯玄畅鞠身,“眼下瘟疫四散,朝中大臣泰半都拖家带口的,官家就不要为难他们了,臣孤身一人没得牵挂,这样立功的差事,官家还是赏给臣吧。”

官家点点头,“还是厂臣最熨帖,比他们一个个的强多了。”

官家拿了玉玺要盖在文书上,下边有人站了出来,“儿臣想领这趟差事。”

官家抬头望过去,前头站着的是雍王,这个儿子在他跟前晃悠的极少,他甚至对雍王都没什么很深的印象,它打量了半晌,才忽然想起他是自己的儿子。

官家问他,“这趟差事,你可能办好?”

雍王拱手,“官家放心,儿臣再不济,那也是您生出来的,虎父焉有犬子?儿臣一定尽自己所能,绝不让官家失望。”

第33章 情爱左不过就那回事儿……

官家点头倒是点的十分痛快,丁点儿父子情深都没有。

下了朝,冯玄畅往凤仪殿去请安,人在皇后跟前叩个首,道:“娘娘,书房伺候的青寰女司染了肺疾,沈御医切了脉,说她幼年时肺子就不好送去庄子上修养,昨儿宫外修养的庄子那边回话儿,说是人没挺过去,殁了。臣下已经厚待她家人,拟了凤仪宫的体恤,给荆州牧府上笔银子。”

皇后慵懒的躺在榻上撑着头,微吁口气,“厂臣里里外外都给官家和我操持着,最是窝心,就这么办吧,好歹是在凤仪殿伺候的,父家又是世袭的重臣,理应安抚。”

他垂手立在一旁,回说,“都是娘娘恩典,臣不过就是个跑腿传话的。只是书房那边也缺不得人,臣另挑了人过来伺候。还有一事,掌执文书殿那边,您看是不是就直接提细音上来?一来,她值夜妥帖,二来,新拨人过去接手,流程稍慢。臣的意思,还是用旧人更稳妥些。”

皇后迷离着眼,看着困得不行,只是抬抬手,有气无力的:“依厂臣的意思去办吧。今儿身子不爽利,过了病气,回头厂臣去唤沈御医过来开个调理的方子罢。”

他应承说是,退出殿来,在外间见着上茶水的双喜,把人叫到庑房说话。

“你是崔姑姑的亲侄女,崔家都是顶聪明的人,崔姑姑想必平时也没少教你。”

双喜揖礼,“姑姑平日只教我按照自己心意行事,只要在宫里不逾矩,安守本分,就能过得长久安稳。”

他笑,这一辈上,倒是不在意尚宫的位子了,也算崔尚宫思虑得宜,这么着,他倒也不用敲打什么了。

“看得出你对允淑女司是真心实意的,今儿她就过来皇后殿当值,往后你们两个人也互相有个照应。她是个实心眼的,往后你多护着她些,咱家不亏了你。”

双喜福福身,“大监大人放心,我是拿允淑做亲姊妹相处,定然事事都会替她谋划。”

是个聪明人,什么也不问,什么也不说,崔尚宫会调|教人。他起身,“你去伺候着吧。”

双喜再应个是,端着茶水退了。

他回内书堂,廷牧托着朝上压的一摞折子来,低声儿:“官家说精神不济,去修道打坐去了,殿头官急得很,没头苍蝇一样搁那乱转,说是官家好不容易复朝,理应亲理政事,撇了折子就走实在叫人为难,又找不到个主心骨,捧着这些压肩头的折子只得送到咱们司礼监。”

他抬抬手,往桌子那一指,“搁着吧。你去掌执文书殿唤允淑,娘娘那边已经准了,掌执文书殿就让细音理事,往后用不着她专门再去当值。”

廷牧把折子放下,打个千儿自去了。

他来唤允淑,喜笑着道:“大姑,奴才没骗您不是?今儿处置下来了,是雍王接了这趟差。”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