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印吉祥(93)

作者:听风起云落 阅读记录

他垂眼给官家搓背,“臣去,正巧仲秋,臣带着银子和月饼去张掖,把官家的天恩带过去,百姓们见着了,是指定感谢官家的。”

官家闭眼,“厂臣最懂寡人心事。”

仲秋节一早儿,冯玄畅带着几盒亲做的月饼,骑千里马行,为了节省路上的时间,几大箱银子算换成小箱子装,带着百十号人,每人马上带一小箱,马不停蹄,三四天的路程,硬是抵着当晚的星光进了张掖城。

张掖封城,家家户户大门紧闭,黑灯瞎火的像鬼城一样。

放眼望去,灯光零星几簇,较大的医馆不时有人声犬吠。

允淑同秦艽刚替病患针灸完,皆是一身疲惫。

累也是没法子,容不得歇息片刻,她们刚进城的时候,县丞来接人就说已经发现染了瘟疫的病患,根本来不及休息,雍王带着医官全城诊治,征用各大医馆,城中医馆的大夫们也是自发到指定医馆坐诊,将染了瘟疫的病患和未染瘟疫的百姓分诊。

允淑和秦艽同其他医女分发草药、罩口和回家后擦拭身体的中药汤。

雍王很有魄力,两日功夫就把整个张掖城的百姓们安排明白。

连续染病的人很多,有的是当夜突然起烧送来她们这边医馆的。

沈念这里收诊的都是急病患,比别的医馆更累。

秋夜凉意能冻的人打寒颤,允淑和秦艽却额上沁着密密麻麻的细汗珠子。

沈念喂过病患汤药,看看允淑,“你先回去歇一歇,你太小了,这样不成,回头要累坏的。”

她摇头,“不算什么的,我撑得住,您不用替我担忧,倒是秦艽姐姐,脸色已经很不好看了,惨白惨白的,叫她歇歇吧。”

秦艽脸色确然不大好,身子发虚,头重脚轻的,已经连着撑了两个晚上了,脑子嗡嗡的,感觉随时都要晕过去。

第46章 他穿着官服,白布罩口……

沈念起身,给她们倒腾个地方,铺了蒲团,“你们就坐这儿歇着,趁这会子安静,没有继续送过来病患,且先小憩一下,我亲去熬些药汤,下半夜回房你们擦擦身子,别过了病气。”

秦艽得了话儿,还没等沈念把蒲团铺好,就靠着墙坐下来,有气无力地,“老师,再央雍王爷拨两个人来搭把手吧,这里仅咱们不成事儿,要人命了。”

允淑拿开水煮过的毛巾浸温水湿了拧干,偎过来给秦艽擦汗,忧虑,“到处人手都不够用,县丞全家都打下手了,折子递到长安那会儿还没这样厉害的,这传染的太快了。”

沈念叹气,“好在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死亡的病患,我看发病的人症状同风寒症状相似,却不是风寒,病气过肺,先是干咳,乏力,但凡接触皆有可能被传染,脉象时浮时沉的,也不知到底是个什么病。”

一时间三人都有些丧气,垂着头没了声儿。

沈念起来搓搓手,“我去熬药汤,你们赶紧歇着吧。”他转身出了屋,外头嘈嘈杂杂的,院子里撑起一个个的小帐篷,里头都是躺着呻/吟的病人。

允淑在蒲团上坐下来,把毛巾放进炉子上煮着的沸水里,秦艽拉她的手,“允淑,我觉得自己不成了,昨儿给病患诊治的时候,罩口被刮掉了,这事儿我没敢跟老师说,怕他再担心,我一定是过了病气,今晨干咳我服了些甘草丸,现下浑身乏力。”

“怎么会?好姐姐你得撑着,”她忍着哭腔安慰秦艽,“不会有事的,沈大人华佗在世妙手回春,一定能找到根源,我.....”她捏一下鼻尖,“我去给你拿秋梨膏。”

她爬起来往药房去,秋梨膏剩下的并不多了,吃上其实也没什么太大用处,但是好歹能叫人呼吸匀称些,不干咳的那么厉害。

她急匆匆地走,泪眼汪汪的,也没注意外头,从药房拿了秋梨膏出来,差点撞上人,她往后退一步,正要叮嘱声儿来人走路小心些,抬头,到嘴的话凝噎。

是大监大人。

他穿着官服,白布罩口,就那么芝兰玉树的站在她面前,眉眼含笑。

允淑的心一瞬间跳了一下,赶忙揖礼,“大监大人寿安,您怎么来张掖城了?”

背景朦胧,嘈杂的人声里,桂树飘着香味,他提提手里的食盒,“今儿是仲秋月圆,我来给你送月饼,是我亲做的,廷牧拌的馅儿。”

她愣怔的站在那里,鬼使神差开了口,“现在哪里是吃月饼的时候?大监大人,您只是为了来给我送几个月饼就跑来这瘟疫肆虐的地方?这样不成,这里封城了,您来回不去长安了。”

她觉得她都要哭了。

冯玄畅摘掉刚落在她头上的一片桂叶,缓缓摇头,“官家遣我来送物资,我沿途购置些粮食,雍王封张掖城,断了粮也是没活路,这跟行军打仗是一个道理的,车马未动粮草先行,方能开战,既来了,这里不太平哪里还能回长安?”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