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上玉兰(39)

作者:馨仪 阅读记录

这时候,万先生发来微信,问公司什么时候放假?想邀请那佳去玩。

那佳说过年已有安排,谢谢。这已经是搬家后第五次拒绝万先生的再次见面邀请了,想来万先生会明白她的意思的。

那佳其实对万先生家底做过调查。从事销售多年,这些调查某人某公司的手段和渠道,那佳还是有的,比如她和一个八卦姐聊天,在咬耳朵闲聊中就可以把某个业内人物家底摸个清楚,包括几套房、几辆车、谈过几次恋爱等等。

那佳调查的结果是,万先生在国外某商学院毕业,在国外谈过一个女朋友,回国后分了,为人正派,不爱逛夜店,是少有的上进的富家公子哥。但是他妈妈特别难搞,对儿子找对象严格要求,万家是家族产业,钢材、建筑行业都有涉及,商业版图正在扩大中,儿子的婚姻很大可能会用来商业联姻。

这样的家庭自己如何攀得?那佳只好望而却步,果断放弃。

接到爸爸后,父女俩都很开心。爸爸在外打工,清瘦了不少,但精神很好。这也是爸爸第一次来北京,很是新奇。那佳带着爸爸去吃了一碗面,坐车回家。

第二天那佳去上班,让爸爸在家自己休息,想做饭就做,不想做那佳给点外卖。爸爸说在外面吃饭吃够了,要在家里做饭。那佳买好了菜,给爸爸介绍厨房的用法,包括煤气灶、抽油烟机、电饭煲等等,爸爸学的很快,那佳下班回家,父女俩享受着一顿温馨的晚餐。

放年假了。那佳带爸爸去逛了故宫、颐和园,爬了香山。在家没事儿的时候,爸爸看电视,那佳打开电脑学习外汇课程。这个年过的轻松且温馨。

第23章

皓书的大学时光,有一半时间是在图书馆度过的。大学的图书馆,是一个滋养思想、启迪心灵的地方。皓书走进图书馆的哲学系列书架,渴望的心灵如久旱逢甘霖。毕竟为了读哲学专业,他付出了太多了。江汉大学位处南方,学校环境非常优美,图书馆与学校南大门正对,地势很高,正午阳光照耀下,整座大楼书香四溢,熠熠生辉。

皓书大学四年读的书,粗略算一下有100本。哲学史类的书有罗素的《西方哲学史》、《苏菲的世界》,萨特的《存在与虚无》。马克思的《资本论》、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黑格尔的《小逻辑》。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康德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东方哲学书有《道德经》、《庄子》《朱子语类》、《传习录》和《春秋繁露》等。另外有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傅佩荣的《哲学与人生》等。

皓书的一大娱乐活动也是读书——读小说。当读专业类书籍累了的时候,读小说可以起到放松解压、娱乐身心的作用。他读过的小说非常庞杂,有《三国演义》、《红楼梦》、《百年孤独》、《战争与和平》、《局外人》、《平凡的世界》、《天龙八部》等,也有最近几年因搬上银幕而火的小说《人民的名义》、《金陵十三钗》、《芳华》等。这里面他最喜欢的一部作品是《局外人》,这篇小说仅6万多字,带有存在主义的哲思。这部作品自问世之后,时隔60多年,今天看来仍然是一部很酷的小说。

带着浓厚的兴趣读书,享受枯燥和无聊也是一种幸福。皓书在大学里成绩很优异,优秀学生、论文获奖,国家奖学金,皓书无不收入囊中。大学四年的专注读书结出了多个果:一个是学校保研的名额。学校一位知名的哲学教授对皓书说:“只要你报我的研究生,保证录取。” 皓书选择接受这位教授的邀请,顺利读研,开启了和这位教授的师生之旅。

第二个果是皓书眼镜近视度数增加了200度。当然后期皓书有努力去打篮球,无论他的初衷是为了长个还是保护视力,但都助益不大。

第三个果就是爱情观的幼稚。这在他追求那佳的表现中有充分体现。哲学家一般会被贴上高深、沉闷、迂腐的标签,而且这些标签在大众的理解中并不具有积极的含义,于是他认为在追求爱情方面应该摆脱这些标签,表现出相反的一面,比如活泼、浪漫,同时寻求机会努力施展自己的才华。皓书在大学里是否有恋爱经历我无从知晓,但是从他追求那佳的表现来看,直接扼杀了他俩碰撞出爱情火花的可能。当然,他们俩从一开始就是不可能的,这从他俩的价值观就可以看得出来,一个注重精神世界,一个强调物质条件;一个认为自己精神世界已强大到可以忽略自身外在的不足;一个在看人的时候遵循从外到内的原则,如果外表和物质条件不达标,那么谢谢,我没兴趣欣赏到你内在的美。皓书不去深入了解对方就去飞蛾扑火,可见他在追求爱情时盲目相信感性因素,完全抛弃了长久以来的遵循理性的哲学素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