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上玉兰(54)

作者:馨仪 阅读记录

皓书发挥自己把注意力一分为二的能力,在宿舍里洗衣服、吃饭、看书时,打开小音箱,播放德语,让德语像潺潺溪水,涓涓细流,淌入自己无意识的心田,与自己融为一体。

博一时,她通过了德语考试。博二的时候,学校的留学项目出来后,皓书选择了去德国。

酷暑过后,皓书踏上了德国的国土,开启了为期一年的留学之旅。德国人做事严谨,理性,这些良好的品质似乎与哲学天然地契合。一年时光倏忽而过,归国时,让皓书倍感意外的是,他在这里受到的语言学的训练多于哲学的裨益,放眼望去,德国大学讲堂上并没有一位享誉世界的哲学教授,德国哲学的光芒依然停留在上个世纪抑或更早,来这里留学的学者更多地是得到朝圣的意义。这在以英语为国际语言的秩序里并不难理解,国际知名SCI杂志都要求以英文写作,你在以英文写作哲学的同时,你也放弃了德语这件哲学的华丽的外袍,难再有相得益彰之美。

第30章

认识半年后,田子和赵亚生结婚了。

2013年春节,田子带着赵亚生回国,回老家濮阳过年,这也是赵亚生第一次见丈母娘。我们相约聚一聚,也见一见田子的老公。这一次聚在一起的有皓书、我、田子以及田子的老公,独缺了那佳。那佳当时在北京,没有回老家过年。关于相聚地点,商讨结果定在了仓颉庙,这里传说是仓颉造字的地方,也是本地最有文化底蕴的地方了。

是日,我们从各自家里早早出发,奔赴相约地点。由于前两天下过的雪还没有化完,走在路上,放眼望去,全是白绿相间的一望无边的麦田。雪稀稀疏疏铺满地面,顺着麦田的席陇,略微有些凸起,白的雪、绿的苗、黄的土,加上一条宽敞的马路通向远方,两旁防护林只剩枯树垭,马路尽头可见房屋矗立的小小村落,整个图景美的像一幅油画,充满一种冷峻、空旷、静谧的美。然而到了仓颉庙会,却是另一番景象。卖小吃的、做游戏的、吹拉弹唱的各显身手,震耳欲聋,如果你想跟对面的人交谈,必须提高几个分贝,否则一切都是徒劳,仓颉庙的碑文古迹处于热闹地带的中央,如果想去观赏碑文古迹,颇要费一番周折。我们发信息把见面地点约在离庙会远一点的煤球厂,因为在平坦的一望无垠的田野上,几乎没别的的地标可选。这个废弃的煤球厂占地面积不小,近来在 “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下,“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的观念深入人心,厂子已经停工停产,虽已破败,仍可以想见往日的繁忙景象。

这次见面我们大家都很兴奋和期待。田子神采飞扬,容光焕发,刚刚结完婚的她,和丈夫赵亚生正处于新婚燕尔卿卿我我的蜜月期,从此人生也迈入了另一个阶段。皓书刚考上博士,录取名单出来,他终于从繁重的学习压力中跳脱出来,过年的每一天都像在度假。唯独我,没什么进展,依然过着不死不活的小编辑生活,但“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我从我的朋友那里同样分享到了快乐。

田子向赵亚生一一介绍我俩,我挥手打了招呼,皓书伸出手,两个男生双手紧紧握在一起。赵亚生比皓书高2公分,但视觉效果并不明显,颜值上赵亚生略胜一筹,但皓书贵在有气质,有一种哲学家特有的豁达与通透的儒雅气质。

田子身穿一件湖蓝色羽绒服。我说:“你俩新婚燕尔的,该穿大红色才好。”

田子摆摆手:“以前上学时穿我妈的那件红色棉袄穿够了,又大又肥,从此再不想穿红色衣服了,我现在喜欢湖蓝色。”

仓颉陵是中华文字始祖——仓颉的陵墓,地处濮阳市的一个小县城内,据记载,仓颉是黄帝时期的史官,仓颉创造了中华汉字,被尊为“造字圣人”。传仓颉职在结绳,以记史事。然则天长日久,绳结日多,淆乱莫知,故仓颉因察鸟兽踪迹而有悟,乃画图形,因为文字。初为象形,后乃继之以会意、指示、形声、假借、转注,此即所谓六书也。其后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皆字外形之演变也。

皓书给赵亚生讲起了仓颉造字的传说:“传说仓颉是黄帝时期的史官,他的职责是结绳记事。后来结绳多了,容易混淆,他便观察鸟兽踪迹,画图形为文字,所以我们汉字最初都是象形文字。仓颉陵旁边有个故宅井,相传为仓颉故宅饮水用的井。说仓颉陵你可能不知道,但是说另一个地方你肯定很熟悉,就是安阳的殷墟,其实以前濮阳市是隶属于安阳市的,后来才独立出来的,现在仓颉陵已经成为国家AAA级景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