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上玉兰(9)

作者:馨仪 阅读记录

7岁,一个不大不小的年纪,假如再小点多好,让这一切别在记忆里存档,让记忆从新家开始,或许她可以多保留一分快乐;假如再大点多好,大到她可以独立,可以向命运说不,拒绝别人的安排。可这一切偏偏发生在不大不小的年纪!她依稀记得那趟火车那么长,窗外的风景有大山,有隧道,有平原,有树木,天空风云变幻,倏忽而过,她跟在这个有些陌生却又唯一可以依靠的表舅后面,内心充满惶恐,迎接她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她一无所知,但她可以确定的是,原来那个家,是彻底容不下她了。

火车载着她奔驰了好久好远,远到原来家的印象几近模糊,久到她可以收拾起内心的悲伤,但小小身躯随着长途奔波却难掩倦容。几经辗转,到达一个村庄,又拐了几个弯儿,到达一座高高的农家院落,这时天色已晚。一对年轻夫妇,站在门口等她们。女人穿戴整齐,气质文雅,男人高高大大,和女人站在一起,是很好的一家人。她们盯着女孩上上下下细看,像挑拣一件价格不菲的的首饰,不错过每一个细节。表舅看着女孩长途跋涉后肮脏的小脸,乱蓬蓬的鸡窝似的头发,挠挠头脸色赧然:“路上坐车时间太长了哈,也没来得及给收拾收拾。”

男人女人请她们进屋,给每人端来一碗加鸡蛋的手工面。女孩拘谨,忍住饥饿,摸了摸筷子又放下了,男人女人看着她,和蔼地说:“快吃吧,一会儿凉了”。女孩才开始吃,那碗面真香,经过两三天的奔波,她饿坏了。她吃的专注,就忘了去听大人们说话了。依稀进入耳朵的是一句“就是太大了,如果再小点就好了。”

虽有挑剔,但夫妇俩最终还是把女孩留下了,表舅嘱托女孩要好好听爸妈的话,要懂事,之后便走了。从此,这个跟原来家庭最后的联络也断了。

不知道这次交接有没有金钱交易,如果有,谁忍心收这个钱呢?女孩爸爸奶奶对女孩还心存一丝挂念吧,如何忍心收这个钱呢?也只有这位出主意出力的表舅会吧,但愿他念着这一路相处的感情,为了女孩的未来着想,也没有收吧。

新妈给女孩洗了脸,梳了头,换了一身新衣服,告诉她,以后这里就是她的新家,并给她取了个新的名字——那佳,对,那佳是后来取的名字,她之前叫什么,她已经不记得了。

那佳终于有了一个安定的家。一开始那佳在新家畏首畏尾,防备着,试探着,打量着周围的环境。新的爸妈为了让那佳尽快融入这个家,对她很温柔,说话眼神含着笑,语气和蔼。那佳慢慢放下了戒备,对新爸妈产生了依赖。然则,感情的培养需要两个人共同努力,有一天晚上,那佳陪着她妈妈在邻居家打牌,她困得不行了,就趴在她妈妈腿上撒娇,要回家睡觉。她妈妈正在专注打牌,有些不耐烦,别吵,她被吓到了,那一刻,她感觉对面的还是一个陌生人。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真是奇妙,假如把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分为10份,两个陌生人从一开始的10减至5会很容易做到,这是与同事、与顾客、与邻里之间的舒适距离,表现为仅限于见面打个招呼,公事交流,礼貌性问候;再往前走,减为3,就需要用心去经营维护关系,家里有大事时会相互通知,彼此间话语友好,正所谓“有距离的好”;再往前走,降为1或2,就是亲人间的关系了,离得太近了,会有摩擦,会有伤害,但同时也有坦诚布公、体贴关怀带来的温馨和安全感。显然,那佳以为她和新爸妈之间的距离已经是1了,而她爸妈还处于3,抑或是5。

但是小孩子有什么办法呢?还好后来爸妈对那佳还不错。唯一让那佳担忧的是,后来她妈妈又怀孕了,据说她妈妈之前怀孕,总是自然流产了,这一次,爸妈都很小心同时充满希冀。这在农村也是有说法的,有的夫妇一直要不上孩子,就去抱养了一个女孩,甚者毫不掩饰地取名“招娣”、“盼盼”等,结果有的真的又添儿进女了,那佳爸妈也希望这次结果会有所不同。那佳表现的很高兴,邻居问:“那佳,你要有个小弟弟了,高兴吗?”

那佳仰起头,神气地说:“高兴!”

“有了弟弟,你爸爸妈妈就不疼你了。”

邻居一次次的玩笑加剧了那佳内心隐隐的担忧,她如何不担心爸爸妈妈有了弟弟妹妹会不疼自己?可如果是自己的亲爸妈,她可以哭闹、撒娇,抗议来表达不满,可是面对继父母,她没有这个权利,因为继父母也在观察她,考察她的表现,她妈妈也会试探着问:“假如有了弟弟或妹妹,你会不会不喜欢他(她)?”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