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不见月(161)

作者:青衣呀 阅读记录

铃兰支支吾吾了两声,索性道。

“开墙动土动静太大,想来,里头的根由也都传开了。”

杜若不说话。

待到了明月院,果然见到李玙的几个庶子女都在,龙子凤孙,一个个穿戴光鲜挺拔,身后带着各自的乳母丫鬟,整整齐齐站在院中垂手等待。

其中最年长的男孩大约十岁左右,身穿赤红联珠鹿纹锦袍衫,腰上正正经经系了玉带,头上戴着一顶精致的远游冠。小小年纪,已然端出一张肃穆庄重的脸,应该就是圣人的长孙,李玙的长子,广平王李俶了。

许是已有爵位的缘故,李俶身后的丫鬟穿戴颇为不俗,长簪上缀了米粒大的碎宝石,腰上系着翠绿嫣红的十二破长裙,较雨浓也不遑多让。

李俶见了杜若,便垂着头摆出眼观鼻、鼻观心的守礼模样。

另有两个略小些的男孩子身穿红袍,满脸孩气,早等的不耐烦,乍见生人立时大感兴趣,不约而同挣脱乳母,一左一右围住杜若发问。

“你是府里新来的妾侍?”

李俶在旁握着右拳咳嗽,低声训斥弟弟。

“不得无礼。”

两个小的面面相觑,不约而同瓮声瓮气‘哦’了一声,齐齐举起圆滚滚手臂作揖,活像一对无锡大阿福。杜若忍俊不禁,因未得主母在场,不敢轻易赠送礼物,便蹲下身与他们平视,含笑点头。

“妾见过二郎、三郎。”

两个男孩一脸讶异,“庶母怎知我们行次?”

还有两个更小的牵着手靠到近前,“庶母可知我们俩谁是老四?”

孩童幼稚可爱,杜若掩嘴笑。

“自然是大郎偷偷告诉妾的呀。”

李俶虽然眼睛不敢往杜若身上瞧,耳朵早竖的高高的,忽然听见议论到自己身上,吃惊的转过脸看着杜若。

杜若先起身站直,再依礼节蹲身福了福,正色道,“妾见过广平王。”

大郎忙回礼,偷眼瞧见杜若美色,着实有些惊艳。

旁边两个六七岁的女孩已围了过来。

女孩子没有顾虑,大大方方上下打量杜若,觉得庶母极美,胜出阿娘许多,可是满脸稚气,哪里像长辈。

其中一个便问,“庶母可及笄了?”

杜若含笑道,“妾今年七月才满十五岁呢,大娘、二娘可是眼馋别人家的长姐及笄,有及笄礼收?”

两个女孩连连点头,一个又问。

“庶母嫁来我们府上,还有及笄礼吗?”

自古及笄礼本是表示女孩儿成年可以谈婚论嫁,如杜若这般未及成年已出嫁的,自然不会再办什么及笄礼。

可是童言无忌,她俩眼巴巴的看着,杜若便和煦地笑起来,搪塞道,“这就要看王妃的意思了。”

说到王妃,几个孩子面上都闪过一丝怯怯,独有大郎反而挺了挺胸。杜若何等耳聪目明,一眼之下心中有数,见风骤已走了出来,忙向后退了一步,随在孩子们后头。

风骤领了诸人进去,英芙已在上首坐定。

才进了四月里,长安天气已渐渐热起来,英芙偏还挽着一块红地团花对鸟纹锦的半臂,头上戴了金累丝嵌珊瑚挑簪,衬的身形越发沉重。

大郎进屋一步当先,挑头拜倒,小大人般殷殷问候。

“阿娘昨夜睡得可好?”

“还好。”

“阿娘今日朝食用的可好?”

“都好,有劳大郎挂心。”

英芙脸上挂着轻薄敷衍的笑意,几个小的互相看了两眼,扎手鼓嘴,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大郎又道,“弟妹们都挂心阿娘,只怕人多乱糟糟的,扰了阿娘清净。”

杜若暗赞大郎这么小就懂得体贴弟妹,真是难得。思晦虽然出自寒门小户,因是家里最小的,反而还糊里糊涂的不知世事。

然而英芙并不满意。

“二郎、三郎也已开蒙读书了,怎的在我面前连话也不敢说?次次都跟锯嘴葫芦一样推给大郎回话。莫非‘百孙院’的师傅厚此薄彼,只好好教导了大郎吗?”

大郎尚未开口,他身后的丫鬟已出列躬身行礼,态度不卑不亢。

“不怪王妃有疑虑,没见过的人只怕都不信。其实宫里头师傅严苛的很,断断不会因为大郎得了爵位便另眼相看。当年咱们王爷和太子一处读书,师傅们该打太子的板子可一下儿都没有少。”

英芙‘嗯’了一声,也不说话,只板着脸揉搓半臂上的团花对鸟纹,过了好一会儿才勉强回了声。

“到底还是你们见多识广。”

半晌无人答话,二郎、三郎身后的乳母俱是脸色微变,两个孩子还无知无觉,三郎大喇喇瞧着英芙,两手拱在胸前,忽然满怀期待地叫道。

“阿娘肚子里的小弟弟什么时候出来呀?”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