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不见月(488)

作者:青衣呀 阅读记录

身边没个能商量的人,眼看英芙偷会含光回来,早早嚷累歇下,心里越发焦灼,夜里翻来覆去的翻腾,听见英芙沉沉的鼻息响起,显见得是又快活了一场。

——————

上元节前五日,李玙一早出门去郯王府看望兄长。

杜若不紧不慢收拾打扮,快晌午才在乐水居正堂外的廊下摆了两张太师椅,请崔长史来,铺排开几样果品,摆上一盆水仙,两人稳稳当当坐着喝茶。

韦氏从大慈恩寺学来一手制茶绝技,从挑选、采摘、干燥,直到碾末,样样都有讲究。一味‘甘露’香气高洁清甜,汤色醇厚甘美,实在令人回味无穷。

本来单是杜家所需,包圆终南山上两棵百年老茶树,一年七八斤也就够了。偏添上李玙这么个饮茶如饮牛的莽汉,饶是杜若把思晦那份一并要来,竟都不足。且他挑剔,换两棵树一尝即知。

但要把韦氏自留那份让给他,杜若又不乐意。

末了还是杜蘅的主意,说蜀地自来有好茶树,蒙顶山所产上清、菱角、石花、玉叶长春等几样,皆是贡上之物,只手艺不及韦氏精细。既然那是李玙的封地,不如春分之日着人快马加鞭送树叶入京,由韦氏监督制作,要多少斤都够。

这才上下都如了意。

不止忠王府,连王忠嗣家,韦家、皇甫惟明家,并海桐、铃兰、崔长史等,都能一饱口福。

杜若膝盖上搭着一张上好的狐狸毛皮子,出得密密的毛峰,纤长白皙的手指覆在柔软细绒上,嫩的像水仙才抽出来的花箭一般。

院子里站满了各房头的掌事大丫鬟、嬷嬷并内侍,乌鸦鸦快一百个人。

崔长史清清嗓子,先开了口。

“咱们王府开府,到今年,是第十三回 过年。往年主子们一处欢聚热闹,诸位只能干瞪眼,顶多正月请假容易,半天一天的,家小倘若住得近,能瞧一眼。今年杜娘子当家,早一个月便与奴婢商议,抬抬手,也给诸位行个方便。”

崔长史是个内侍,说话声音嘎嘎的像个鸭子,又干瘪又刮辣辣的,颇不好听。

可是这番话说出来,却像冷水溅进热油里,一下就把众人的兴味都调起来了。

前排几个积年的嬷嬷头发花白,七嘴八舌道。

“杜娘子菩萨心肠!大发慈悲!眼里竟能看见奴婢们这样草芥似的东西,阿弥陀佛!难道是老天爷送来行善积德的!”

“求杜娘子给个准话,这方便如何行?既然主子体谅,奴婢们绝不敢吃着碗里瞧着锅里给主子们添堵,点灯熬油也不会耽误差事!”

有人捞起衣襟抹眼泪,哽咽道,“奴婢儿子在韦郎官家当差,小孙子两岁半了,奴婢还没有见过呢!”

杜若笑盈盈放下茶盏,姿态娴雅的虚虚伸开手掌,请几个人站起来。

“妾年纪小,又没有当过家,能懂什么人伦情分?这些都是长史的打算,归功于妾罢了。”

她推脱的干净,众人感恩戴德的眼神追着崔长史去了,令他十分受用。

杜若便道,“今日来的,都是府里的老人,或是韦家、窦家信重的陪房奴婢,或是跟着王爷出宫开府的有功之人,或是服侍各位娘子一路走来的贴心人,各个都比妾有资历。妾不敢在诸位面前摆架子,更不敢妄想收买诸位的人心。这番话,诸位一定要带回去说给主子听,别让妾平白多背闲话。”

忠王府历来山头林立,仁山殿装着李玙的心腹,明月院满满韦家塞来的人,淡雪阁亦有窦家埋下的伏笔,再加上来路多样的妾侍们,互相不信服不买账,各个院子都是自成体系。

然面儿上一团和气,李玙在时其乐融融,不在时便各擅胜场,争斗不断。

杜若把话说得清楚明白,别人还没有怎么样,雨浓早把白眼翻到落红脸上,落红当然也没有怯阵,从鼻腔里哼出一声,却是对仁山殿的翠羽愤愤不平。

杜若坐得高,样样都看在眼里。

“朝廷尚有三省六部九寺五监十六卫,咱们偌大一座王府,多分几个山头也属寻常。只要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和平共处,便是给妾行了方便。这大半年府里风平浪静,妾正该酬谢各位。”

崔长史偷眼觑着杜若,越发觉得一把年纪活到了狗肚子里。

这丫头简直是个天生的官油子,先以为指点教导她,能受倚重,便可脱离张秋微另投明主。可就看她这两句话说的,直陈利弊,柔中带刚,最难得是身在上位,并不以之为掣肘,反而挥洒自如。

这份儿气度眼力,还缺谁帮衬?不给她挡道儿就是了。

他暗暗惭愧,落红已挑头道,“杜娘子折煞奴婢们了,这些都是本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