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不见月(893)

作者:青衣呀 阅读记录

可是当长安真正失陷,杜若却忍不住担忧。

——她知道李玙一定会身先士卒,亲自挂帅,可他迎敌时记得穿戴盔甲么?会中枪么,中箭么?会被战马踩踏吗?会被细作毒死吗?

她读过史书上无数败军之将的下场,寥寥数语,或血腥或离奇或凄惨,可那通通都不该是李玙的结局!

从骨髓里泛起的恐惧浸透四肢,让杜若紧咬的牙根都觉出发冷。

“世人多未曾真正心动燃烧过,你我已经足够幸运,琦年玉貌时遇到挚爱的郎君,就不要妄想结局也美好吧!再说相伴到老又有何意趣?你见他鹤发鸡皮,毫不厌弃,他待你也如此吗?”

“你告诉我他会怎么样……你懂的,你算得到。”

杨玉竭力让声音听起来不太在意,但语调的颤抖已经泄露了不舍。

营地深处传来动静,是郑旭在吆喝。

“谁敢窝藏杨氏余孽,杀无赦!”

这话像是一记重锤,砸得杨玉心口血肉翻涌,胸膛接连起伏了好几下。

杜若看在眼里,又心酸又谅解,终于深吸了口气,拉起杨玉转身折回营地。

作者有话要说:自私的人的爱,也是爱。

杨玉很自私,但她懂得怎么爱人,其实对她来说,爱人如何回报,根本就不重要。

第369章 苍然满关中,二

“杜娘子!方才阿耶说你竟在此处, 我还怕你被三哥……”

李璘简直喜出望外,却在看清杜若发红的眼眶后匆忙咽下了后半句话。

相比他的激动,李隆基的态度却是非常平淡, 匆匆摆手令二女起身, 便继续长篇大论起来。

“安禄山从范阳起兵,连陷河北、河南,占领洛阳,一路势如破竹, 唯有将破潼关时,才遭遇常山颜杲卿、平原颜真卿的反抗。颜家兄弟更投书各处, 慷慨陈词,唤起河北境内十七郡响应,虽然很快失败, 却成功拖慢了安禄山西进势头。因此, 朕才得以顺利离京,从容布置抗击之法。”

火光虚化李隆基干枯的白发和枯槁的身形。

没了羽林军的重重拱卫,没了重臣近侍的前呼后拥, 再加上目睹李隆基钻狗洞逃窜的狼狈,杜若对天子彻底失去敬畏之心,甚至连警觉和防备都退了去,反而产生一丝亲近。

第一想法竟是:如果李玙有命再活二三十年, 样貌大概就是如此了。

李璘也听得不甚专注,嗯啊两声, 忽然提起兵器架上的□□掂了掂,啪沓掰断枪头,当拐杖塞到李隆基腋下。

“阿耶,您不肯坐着说, 就先拄这个。”

李隆基的表情顿时有些凝固。

杜若不失时机地咳嗽了声,恳切地插话进去。

“圣人,时间紧迫,就不要多说废话了。国朝忠勇善战的将帅之才,不止颜杲卿、颜真卿,还有李光弼、郭子仪……还有太子。倒是粮草需要筹谋起来,江东地富民弱,难以自立,您只要稍作号召,就能令他们源源不断供奉粮草。有粮,有兵,不管谁来指挥,这场仗一定能打赢的。”

“……杜娘子,你从哪儿学了这些,三哥教你的?”

李璘有些意外,但余光瞥见李隆基面色不善,语气微微一顿,转而道,“阿耶,三哥嘴硬心软,即便在将士面前痛陈贵妃过错,摆出嫉恶如仇的模样,也只是为了聚拢人心,替您脱罪。您不用害怕。”

杜若附和,“殿下所言甚是。”

李璘乐得眉开眼笑,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皮。

李隆基重重顿了下□□。

“朕怕他什么?什么罪?说来说去,朕竟是与你白费了半日口舌,你是要眼睁睁看着他矫诏登基,把李唐正朔毁于一旦吗?”

杜若瞟了眼木头桩子般发怔的李璘,挪步转到两人之间。

“自古以来民皆畏死,哪管皇帝姓李姓张?天下已经大乱,如无世族亲贵领兵,万民便是一盘散沙,毫无战力,不待敌人兵临城下,已经忙不迭献城投降。至于太子,至善至孝,断断不会逼杀圣人,所谓矫诏云云,难道圣人方才话里的意思,不是要禅位于太子,好令他以帝王之尊统领群雄吗?那民女就不明白了,既不禅让,又不亲征,只管甩下满盘残局,圣人意欲何为,莫非是要择个吉祥日子,向安禄山俯首称臣?”

——僭越,简直太僭越了!

杨玉、李璘和七宝皆瞠目哗然,甚至忘了出声阻止,李隆基惊讶不已,恨不得立即赐死她,却忌惮李璘碍手碍脚。

咄咄逼人的李玙和集体倒戈的禁军统领的瞬间从他脑海中浮现。

外面两万虎狼之师,怎么看都比眼前这清冷的小娘子更危险。

——可就连他们,都没敢直接说出‘禅位’两个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