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不见月(932)

作者:青衣呀 阅读记录

“阿耶,儿子不想。”

李玙失笑。

“谁不想?那他就是个傻子,你不傻。去罢,拟几个军号,把方才那番话向你大哥说一遍,叫他操办。”

**********************

马尾村。

密林树冠与天空的交界线渐渐模糊,雾霭四散,把远近景物全涂抹成灰蒙蒙的色调。潮湿的晚风掠过溪草吹往村落,却在窗前被堵住了。

室内火光萦绕,一众女眷团团包围,环绕着一个小小的生铁火炉,炉子上架着茶水,炉灰下埋着板栗和黄豆。

马尾村和袁家人都习惯早睡,但卿卿锦衣玉食惯了,别说为了玩点灯熬油,就是为了玩挂满夜明珠,也没人说个不字,所以她无论如何睡不着。

墨书便想了这个法子,寻几张薄被挂在窗上,以免灯光外泄,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茶水烧开时,黄豆也烘熟了,海桐拿铁棍拨拉看看,拿小碟子分分,当下众人便嚼着干香的豆米听袁四娘侃侃而谈。

“之前打的多么热闹,忽然之间,两下都不动弹了。张通儒没追出来,太子,哦不,新圣人登完基,也没了动静。今日我实在憋闷,悄悄回了趟杜陵,人嘛,跑了大半,留在那儿的竟还没见过叛军面儿,安安生生种了一季粮食。”

卿卿急得站起来。

“是吗?那能进城吗?下回你去,叫上我一道啊!”

袁四娘与卿卿本来一见如故,可是看杜若眉头蹙起来,忙摇头。

“城里听闻也还好,不曾胡乱烧杀,就是城门口查得严,出入都要问一大篇话,专抓随圣人西逃的官员亲眷,逮着一个全家处斩,连婴儿仆婢也不放过。”

卿卿听得胆寒,又气恼,悻悻坐下了。

婉华叹气。

“咱们不算西逃,早大半年就走了。星河那样机警,不会还守在宫里吧?总要瞅空子跑出来。”

卿卿重重点头。

“二姨不会傻乎乎等人家抓她的。”

仆固娘子手撑着额头。

“你们没经历过,打仗不是日日喊打喊杀。都是这样儿,打几日,消停一阵。新君登基,要整备兵马,安排粮草,你们唐人的宫廷里头还有数不完的裙带恩怨要理,等他收拾好了杀回来,就是外头最乱,最危险的时候。”

——说到李玙,海桐偏头打量。

杜若的侧脸在火光中呈现出一种明显的倦怠,眼角眉梢淡淡挂着点笑意,一句话都没有说。

仆固娘子也注意到了,从袖子里掏出一张小纸卷抖了抖,瞧杜若毫无接过去的意思,只得顺势往炉火里一抛。

“单等新君与安禄山决一死战,还有个盼头。麻烦的是,接下来恐怕会群雄并起,彼此混战,那就没完没了。”

这话引起了杜若的注意。

“大伯娘说什么?除了安禄山,还有旁人想要逐鹿中原吗?”

“同罗骑兵这些年一直被安禄山踩在脚下,在范阳打契丹人,在潼关冲散了哥舒翰的大军,勇猛骁悍,势不可挡,本就是一匹难以制约的野马。这回趁着驻守禁苑,已然反了,抢了两千匹马,一路往北跑到河套。那里向来是胡人盘踞之所,聚居数代,已有九大部族,五六十万人口,单是甲兵都有五万,眼下正策动天下胡人集结,号称要南下灵武,与新君大干一场!就连我一把年纪,竟也收到了英雄帖。”

卿卿咦了声,大惊小怪地跳起来。

“大伯祖母,二姨父去世多年,同罗首领竟还敬重您的名号?”

她说的二姨夫,便是同罗部从前的首领阿布思。

仆固娘子才要说话,忽听门帘一响。

杜桂堂和杨玉手挽手走进来,杨玉手里攥着一把草花,脸上笑意盈盈,咬耳朵小声说着什么。

仆固娘子顿时面露不快,重重地咳了声。

杨玉环视一圈,大大方方推杜桂堂的肩头。

“你出去罢,今日女眷们说话,没你坐的地方儿。”便走到杜若旁边。

杜桂堂耳垂微红,见旁人都坐着,独杨玉没个座儿,不禁上前两步,提了把圈椅搁下。

杨玉道了谢,裙角蹁跹一转。

“快去,”

她低声道,“完了我去寻你。”

吃这一打岔,仆固娘子顿时忘了方才在说什么。

婉华心知她满腹烦恼,拉回正题解释给卿卿听。

“倒不是承阿布思的旧情,我阿娘本来就是回纥人。回纥、同罗、薛延陀、拔也古还有其他许多部族,同受突厥汗国奴役百年,所以早早联合起来,号称九姓铁勒,一道反叛突厥,却还是打不赢。回纥人散到各处,在灵武的多与唐人联姻。但同罗人不肯分散,举部归附大唐。我阿娘年轻时在九姓铁勒有些名望,曾经领一百骑兵俘虏突厥千余人。这回同罗首领广发英雄帖,别说我们近在京畿,就连远在河南道、山东道的回纥人都收到了邀请。”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