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不见月(982)

作者:青衣呀 阅读记录

郑旭目光一滞,面红耳赤地回避。

“是,王爷的见解高屋建瓴。”

*********

李俶趁兴走到行宫,想说与李玙高兴,却见杜鸿渐堵在门口,高声吆喝几十个束手无策的工匠。地上更是堆满石料、木料,一片狼藉,见他来,才一个个肃容贴墙站了。

李俶奇道,“杜郎官,又要加建房舍吗?”

杜鸿渐正累得满天星斗,满腹牢骚,虽礼敬皇长子,但大家胼手砥足多时,养出真情分,说话倒也直率。

“唉,圣人不知闹哪出,突然说要册封皇后,登基时样样将就,眼下倒兴出花儿来了,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上哪给他找几斤重的黄金如意?”

李俶悚然色变,“哪,哪来的皇后?”

杜鸿渐长长地咦了声。

“李司马说,您是养在她膝下的呀,从小是她教导,连您那位正妃都是她亲手挑的,怎么,您不知道圣人要册封张良娣?”

他低声嘀咕了一句。

“下官还想着,这事儿要恭喜您哪……”

“这……”

李俶的声音低下去。

李辅国带着一溜才净身的小内侍鱼贯而出,看见李俶满面狐疑的模样儿,笑了笑,回身嘱咐章台带他们去值房,潇洒地一比手。

“王爷,下官将好有事儿请教您。”

两人转到寝殿背后,李俶一路排演了几百种可能,一抬头,却见李辅国目光平静地没有一丝犹疑。

“前晚圣人偶感风寒,传话说要歇几日,叫几位王爷不用侍疾,可您知道,建宁王是怎么做的吗?”

这话题完全超出了李俶的预料,以至于他张口结舌,竟忘了问张良娣不是早就死了吗?

“圣人与太上皇缠斗三十年,耗尽心力,连身子也拖垮了,才终于在马嵬坡翻盘上位。可若非太上皇实在无力平叛,恐怕连这遭,圣人都还不得出头。今年圣人四十五岁,王爷三十岁,奴婢请教王爷,打算重蹈圣人覆辙,做足十八年储君吗?”

李辅国身量平平,加上腿瘸,比李俶矮整整一头,宽大华丽的绯色官服不仅没增添他的气度,反而映衬得他面孔声调愈发猥琐。而李俶自主导练兵以来,意气风发,热情洋溢,比在长安时更有威势。

——可李辅国的话却击中了李俶的软肋。

他是李玙的长子,这意味着他比弟弟们成熟的都早,参与朝政都深,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头衔几乎就是给立储铺路,所以李辅国问一句储君,并不能令他喜形于色。

但另一方面,他最年富力强的岁月将好与尚未老去的李玙重叠,二十年后,李玙如果选择更年轻健康的皇子,那他这一生,就是白白为他人作嫁衣裳。

李俶面沉似水,刚要出口反驳什么,就见李辅国指着聚拢在寝殿外,正商量施工的工匠。

“五万新兵在房琯手上,前途未卜,这一仗倘若落败,咱们这帮人,甭管什么皇帝亲王,司马将军,通通都是郭子仪手里的傀儡。可圣人惦记的只有那间屋子,要百斤花椒碾碎了和泥抹墙,又要抬高地基通地龙进去,不叫皇后冬日手脚冰冷。”

李辅国在阳光下摊开双手,托起一抹阳光赤金的余温。

十余年仔细保养,他的手比宫女还白嫩细致,戴满了碧玺、珍珠的戒指,鎏金的手环。

“杜良娣回来了。”

他平铺直叙。

“当初她走,避免圣人与太上皇针锋相对,实是牺牲良多,圣人本就爱极了她,又有亏欠,一俟重逢,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捏疼了。可她不是贵妃娘娘那样的红颜祸水,思虑比则天皇后更长远,当年初入王府,便埋下钉子在您身边,那杜思晦跟随永王去江东,您知道,江东税赋乃是国朝命脉……”

工匠们散开,在锤子上垫了绒布开始拆墙,砸松一块,两人上手卸砖头,深恐动静扰了圣人休息。

李俶覆甲的手臂微微颤抖。

一阵长久的沉默后,李辅国揭开了谜底。

“今早建宁王来,疑惑圣人大张旗鼓又避不见人,便寻奴婢探问,闻得要册封的竟是杜良娣……”

他顿一顿,意味深长地抬起眼。

“三个时辰前便去参见皇后了。”

“您晚了一步。”

李俶错愕又慌乱地啊了声。

他来时满心热望,想对李玙描述郭子仪指挥作战多么沉着,仆固怀恩杀敌多么勇猛,那同罗新首领又多么果断。甚至李俶想说,待收复两京,他愿以皇长子之尊出使同罗,结交方才那位气力平平却极有胆色的无名首领,再结李唐与同罗的兄弟之盟。

毕竟当初太上皇强令攻打石堡城,才至同罗元气大伤,如能解开心结,有这么一支雄兵盘踞西北,便不用再忌惮郭子仪。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