嬷嬷,么么哒!(26)

作者:爇之 阅读记录

他只能一言不发,看事态发展。在临退休的前期,少一事最好。

郑院长的谦和隐忍,老人们心里一清二楚。他们换位思考,鲁爷不忙的时候便摇着纸扇,找院长聊着。

这个老年大学,气候已经形成了,要是真的拆掉,就可惜了。大家都尽尽力,看看能不能争取下。郑院长非常感谢大家的理解,他心里也是清楚,竞标的两家企业,鲁爷的儿子就是其中一个,但是最终中标的是另一家公司。他认为,鲁爷护短了,这个事情上闹大,无非是为了出出气。

但是鲁爷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这个老爷子,干了一辈子建筑,退休了还跟着儿子打拼了几年。儿子的事业大了,稳定了,他便可以到老年大学而不是养老院颐养天年。他还说,这个脑子还是好使的,还可以继续学习。一开始来,他便反对那些没有实质的课程,他把清华北大的课程下载下来,拿给郑院长,意思很简单,不要真的觉得老年人时间就无所谓,精神也无所谓,你所设置的课程配备的老师,就是让老年人等死,不是积极奋发的。

改。

郑院长也是一个极其开明的院长。只要你们签字同意,想开大学的哪门课就开哪门,前提是不能辜负了学校请老师的付出。

好。

老人们最先想开的课是健康的太极拳。郑院长请了武术馆有资质的太极老师。强身健体,然后武装精神。

后面便是历史、诗词大会之类的电视节目等等,爱写的拿起笔写着,爱跳的迈开步子跳着,老年人学习起来,劲头是很大的,老年大学是开放式的,每逢寒暑假甚至是平时,校园内就满是各个年级的学生,四周的住户,乃至更远的住户,都喜欢到这里,教室里,不仅仅是年轻人埋头苦学认真备考,老年人也一样,因为他们有的也要参加高考,我敢打赌,解几何函数代数什么的,速度丝毫不比你们慢。

已经考上大学的老人便会上“红旗榜”,贴着你的照片,标记你的名字,显示你的出生日期。所以,这对同龄老人绝对是一种鼓舞和激励,对后生们更是一个好的榜样。

全国老年人参加高考,绝大部分都是出自这个区域。

郑院长每每接见市长省长来视察,领导们都会说,我们这边精神风貌是最好的,你们为长寿市做的贡献是不可忽略的。当然,这个学校里的人都知道。但是旧城区就是旧城区,每逢雨天,路面都会没水,大人小孩都难出行,下水道承载不了人口所排的日常用水,像矮喷泉一样往外不停地呕吐着,许多一楼的住户根本无法排水下去,厕所堵,洗手池堵,家里阴湿湿的。周边还有许多自建的楼房,已经人去楼空,打上了“危房”的警示牌,小四合院更是脏乱拥挤,人员混杂,开发,从这个角度看,又是合理的。

但是这个学校有一个非常强的后盾,它的治校资金除了收取的费用、政府的补贴,还有很大一笔就是校友或者是慕名捐赠,国内外都有。虽然建筑老旧,但是校内干净利索,很古朴典雅。是一座快城中的慢城。对这个城市来说,老年综合大学像是一个精神或者文化的象征,如果不存在,就像是断了老人心中的念想,它不拆的理由也是很充分的。

但是,现状不改变是不可能的,这一地区不拆就等着荒败,成为一座空城。拆,背后的代价还是要付出的。

但是老人也总是很朴素地守旧,安土重迁。尤其是看着年轻人毫不珍惜毫不理解,上来就是钢筋铁骨的机器,锤锤砸砸,推推平平,就像是无情拆卸他们的年迈的身体一样,不可容忍!

于是,他们一拍即合,要反抗,要反抗!

年根再也坐不住,独自一个人开着车子就来到了老年综合大学,他告诉索儿,自己再次试试,不用担心。索儿嘴上答应着,手上却赶紧准备着。

年根刚到,正在下棋的鲁爷就得到门卫的密告,气得“啪”地把“车”摔得连蹦几下!

“走,看那小子还有什么能耐!”

一招呼,老人们便结伴而出。他们搬着椅子,整齐地堵着学校门口,他们全都暴晒在阳光下,年根不笑也不说理,打开后备箱,提出成箱的矿泉水,谦逊地发给每个老人。第一个给鲁爷时,鲁爷一挥手向后,年根便意会地先发给后面的老人。

最后,年根再次拿着纯净水,打开盖子,毕恭毕敬地递给鲁爷。

鲁爷的面色便稍和缓起来,其他的老年人便纷纷打开盖子喝了起来。气氛刚开始融化,不知哪里来的记者摄像,下车就开始拍照录像,更是要采访,门卫机智,立刻关上了门,鲁爷本来稍和悦的脸便阴沉下去,年根也是一脸的迷茫——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