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知青后的年华(175)

作者:杨李涛涛 阅读记录

可是娉婷心意已决,她很清楚,思想不积极,不过是重复动作不会出成绩,到最后根本就是浪费时间到下次考核,被淘汰打回天津队。

她无所谓,教练了可丢不起这个人,冠军还没捂热就被淘汰,到哪里也说不通。

没奈何,只能同意她一半的申请,训练场地从北京改到天津可以,离家近点利于转变思想,可休息是不可能的,该有的强度还要保持。

能够得到妥协娉婷已经相当满足,回到家抱着廖娟的胳膊不撒手,“妈,以前都是您来北京陪我,这次我总算能陪在您的身边了。”

“你真能陪着我?回到家还是整天泡在水里,估计我连个人影都看不见。”廖娟怎么就觉得那么不现实呢。

娉婷撅撅嘴,没反驳,或许没两天她就找到前进的动力,重新启航回北京也说不定。

“依我看,娉婷是该静静心,你们没忘明年是什么年吧?”鲁齐木问娘俩。

娉婷踊跃回答,“当然没忘,明年是亚运会年,我们教练整天挂在嘴边。”

鲁齐木扶额,闺女,除了花游比赛你脑子里还有什么,“明年你就十八了,按照你上学的学年,明年你要参加高考,考大学,闺女,爸费劲让几个老师给你补课,可不是钱多没处花,是想你能跟普通女孩子一样,该有的都有,该经历的一样不差。”

“对哦,明年你该高考了,看我这脑子,前几天还跟祝老师探讨以后你考什么样的学校,我怎么就没意识到呢。”廖娟拍拍脑门,相当懊恼,在天津还好,还能对应年级,到北京之后就没概念了。

鲁齐木摇手,这事他始终放在心上,聘请老师这些年,开始祝老师,后来培训机构的老师,这么多年,为的可不就是高考这一哆嗦嘛。

“娉婷,爸希望你能认真考虑下想报考什么专业,等你退役,能学得一技之长。”

娉婷歪了歪头,托着下巴,好像陷入回忆,“爸妈,其实我有时候也想,要是不练花游我会做什么,是跟其他同学一样按部就班地学习吗?我想象不到,可如果把花游换成跳舞,我觉得生活应该就是这样吧。”

鲁齐木和廖娟对视一眼,“那你的意思是想考舞蹈专业?”

“是吧,舞蹈跟花游好像是刻在我的骨子里了。”娉婷的眼神没有一点波澜,跟说个日常事项没区别。

“你有舞蹈基础,艺考文化分要求没有普通院校高,还真是适合你,有方向就行,爸就知道往哪儿给你使劲。”

鲁齐木摩拳擦掌,开始给娉婷规划,先托人去打听北京的有舞蹈专业的艺术院校,把他们的招生要求和往年的高考参考分都收敛过来,学校的特色、招考难易、有没有特殊要求,方方面面,有的放矢。

这时候他们才知道,想考舞蹈学院,要先参加学校的专业校考,校考通过才有资格在高考的时候报考,而如今,距离校考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为了娉婷能顺利通过,鲁齐木从高薪聘请一位常年给艺考生做培训的舞蹈老师,一对一给她培训。

本来想在家轻松些的娉婷,反而比在训练馆更忙碌,每天除了练习舞蹈,还必须去游泳馆,谁让教练每天都盯着,一刻都不能松懈。

正好这时候,干货厂的厂房落地建成,整体搬家,统筹规划,作为老总的廖娟要现场坐镇,那接送娉婷,安排学习和生活的重任就落在鲁齐木身上。

直到娉婷马上要校考了,廖娟才腾出手来,接替鲁齐木,而他马上就投入到四方厂对电动车的策划当中,因为三圣魔找到方案,铅酸小电池的应用及有刷电机的配备给了他们信心,打算小批量生产,投放到市场。

鲁齐木同意小批量生产,但并不赞同产品马上投放市场,虽然电池和电机的的问题有了着落,但电池寿命和电机的抗磨损能力还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何况会不会有其他没有暴露的问题,还不得而知。

经过讨论,最终决定生产五十辆电动自行车,直接分发给厂里的员工,让他们作为首批体验者,进一步完善整体系统。

五十辆,厂里的员工如今有四五百人,只有十分之一的人能享受到这份荣誉,鉴于电动车比较重还是新事物,最后分配的人员都是年轻力壮性格稳重的男同志。

娉婷校考开始了,厂子开始组装电动车,娉婷收到合格通知,五十辆电动车一字排开从四方厂开向四面八方。

鲁齐木怎么会放过这个绝佳的宣传机会,找来报社的记者又是拍照又是写通告,一时间四方厂的电动车成了天津人民讨论的焦点,尤其是一辆车从你身边呼啸而过,那追随老远的眼神就别提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