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知青后的年华(25)

作者:杨李涛涛 阅读记录

再说,他都忙得脚打后脑勺,哪有功夫琢磨他们的反应。

临近过年了,家家户户陆陆续续开始办年货,鲁齐木跟韩老头的想法不谋而合,这机会得把握住,这年景,谁家里不买点瓜子过年。

韩老头是白天黑夜忙活,一麻袋一麻袋的瓜子接过来送出去,没有停歇的时候。

这一要归功于瓜子确实好吃,二来,得益于鲁齐木销售手段升级。

本来他在剧院门口就卖瓜子包,如今主动跟顾客聊聊,问有没有意向在他那里订购瓜子。

这些人过来是为了看电影,虽然确实有人相中瓜子想买,也嫌麻烦不想拎来拎去,还有人无可无不可,敷衍两句没有诚意。

鲁齐木并不气馁,随即提出了送货上门的服务,只要在他这边记录买瓜子的数量,最近几天他都会给送到家门口,验瓜子给钱。

对于送货上门的承诺他是有考量的,能来红旗剧院看电影的人,住的地方距离都不会太远,有可能还比较聚集,一趟能送不少家,并不麻烦。

还真有被这个服务折服的人,平时去商店买东西都看售货员的脸色,现在有人专门送到家,那是啥感念,啥地位,当即定了五斤瓜子。

有了开始,后面就顺理成章,鲁齐木总会给人们看前面人的订单,人就怕有比较的心理,同一个单位的,同一个小区的,他能我为什么不能,也定三斤送货。

一笔笔小账在纸上记下来,一天下来能写两篇纸,合计出来递给韩老头,比吃两碗米饭都有干劲。

这一忙乎就忙到了腊月二十五,韩老头炒瓜子胳膊都粗了一圈,前面放着一打十块钱也刺激不了他,实在干不动了。

鲁齐木还精神百倍干劲十足,恨不得能卖到大年三十,可看着老头一脸疲相赖在床上,这话真说不出口,给老头累病了可得不偿失。

不是没想过雇个人来帮韩老头,刚提出来就被他否决了。

说来说去,还是怕别人学了他炒瓜子的方子和技术,别说雇人,就是鲁齐木走近点他都不大乐意。

既然这样,歇歇也无妨,鲁齐木可听说,百货商店里瓜子可比往年出货下降不少,经理都急了,他也让给人家点营业额。

半夜,鲁齐木梦游一般从床上起来,在厨房摸索半天,在夹缝里摸出一个存折来。

打开手电筒,照着最后的那个数字,鲁齐木咬着食指才能忍住呼啸出声,前面一个二后面三个零,两千块!!!

谁能想到,他刚回天津,身上不过三十多块钱,跟家里争执,差点撕破脸才得来三百块钱,一年的生活费,如今,不到三个月,他已经身家两千,这还没算留下的一百多块过年钱。

到现在,鲁齐木都不知道该怨恨家里还是感谢家里,没有他们的一再反悔,他不可能削尖脑袋往商贩里钻,不可能挣下这么多钱。

一文钱能逼死英雄汉,钱也是英雄胆,鲁齐木对以后的生活已经无所畏惧,父亲鲁能成的那份工作,他已经不放在眼里了。

回到床上摸摸鲁青瑞的脑袋,这段时间唯一对不住的就是儿子,每天匆匆忙忙,都没有好好陪陪他。

想到儿子知道他后面不出去,留在家里陪他的高兴劲,鲁齐木都觉得自己这个父亲做得不够合格。

带着这份愧疚,鲁齐木早早起来做了儿子最喜欢吃的蛋花粥。

吃过饭后,把鲁青瑞包裹严实,带着他穿过大街小巷,去公园,去游乐场,买他喜欢的书,挑他喜欢的玩具,吃他没有吃过的饭菜,直到天黑漆漆父子俩才唱着歌回到家。

转天,父子活动继续,上午买了新衣买新帽,再加上新鞋新手套,下午左手炮仗右手鱼,后面还背着五斤肉,鲁青瑞手里抱着一只大烧鸡,满载而归。

东西都归置好,鲁齐木站在厨房挠脑袋,好像有什么东西漏掉了,实在想不起来,先这样吧。

第二天,鲁齐木毛巾扎头正在扫房子,鲁青瑞从外面跑进来,“爸爸,爸爸,柳奶奶家在贴对联,咱们家的对联什么时候贴?”

鲁齐木手里的笤帚一下停住了,他就说有东西被漏掉,原来应在对联上了,“等爸爸扫完房子,咱们一起买对联去。”

“好呀,好呀,爸爸,我帮你扫房子,我会扫地。”鲁青瑞从厨房拎出来个小笤帚,开始扫房间的边边角角。

等他们父子俩买了对联,配合贴上,整排房子在灯光下都映出了红色。

二十九,蒸馒头,鲁齐木头天晚上就和好面团放在炉火边,早起面发得鼓鼓的,揉起来相当有劲头,馒头包子各一半,还没到晌午,都摆在簸箕上晾着。

到了下午,割下斤来肉,劈下半只烧鸡,捡了几颗馒头和包子,通通放进篮子,骑上车带着鲁青瑞,给父母送年礼去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