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知青后的年华(51)

作者:杨李涛涛 阅读记录

“想什么呢?水开了,你先兑水洗洗吧,在外面奔波一天了。”廖娟还忙活手里的书包,提醒鲁齐木去洗漱。

鲁齐木想着后面的事情呢,积极响应,不仅把自己打理好,还把俩孩子收拾利索,安顿到床上。

等出来的时候,书包已经挂在墙上,他们卧室里传来哗啦啦的水声,鲁齐木觉得他好像更醉了点。

“媳妇,我可以进来了吗?”鲁齐木握着把手,想着里面一应和就冲进去。

廖娟抿嘴笑笑,加快了手上的动作,没一会儿开了门,手里端着水,“去,把水倒了。”

“好嘞,”鲁齐木端着盆出门直接泼在大街上,关门插上,跳着脚就进了屋。

“媳妇,我来了。”

第27章

鲁齐木的销货之路并不顺畅。

自打韩家兄弟跟着一起干,可见的瓜子量增多,虽然鲁齐木想到了批发出去,操作起来实际上并不顺利。

他去其他剧院门口找了卖货的同行,他们有固定的进货渠道,虽然承认他的瓜子味道更好,却并没有更换的意思。

鲁齐木还去了供销社、商店,成效并不好,要么被拒之门外,要么价格压得很低,对他来说都不是好事。

眼看着家里已经堆了七八麻袋瓜子,鲁齐木还是没有找对合适的销路,靠着他溪流一样往外卖,根本解决不了眼前的难题。

这两天,他黑天白夜想办法,头发都揪下来好几绺,嘴上长的泡吃点东西都喊疼,连带着廖娟都跟着着急。

“要不跟韩家爷仨说说,先停一停吧。”

“不行,这才刚开始,我不能打退堂鼓。”

鲁齐木可不是轻言放弃的人,他总觉得还有没想到的地方,好像就在脑子外面徘徊,中间隔着一层薄膜,就是捅不破。

“那我下班拎着一部分去别的地方卖,总能帮着消化一部分。”

廖娟看着比她还高的瓜子垛子,想着再高就码不上了。

鲁齐木坚决反对,“你上班一天够累了,还要管着俩孩子,青瑞刚上学,学习还得你盯着,我看他写字比前两天进步不少。”

“青瑞这孩子知道努力,不用我特别费心。”

“这事你别管,我好像有点头绪了,就看效果怎么样。”

鲁齐木灵光闪动,这个办法好像可以试试。

见着鲁齐木陷入深思,廖娟起身去做别的,不打断他的头绪。

转天,鲁齐木带着一大包瓜子去了市场,等摆好之后,清了清嗓子,试着张了几次嘴都喊不出来。

最后咬咬后槽牙,心一横,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扯着嗓子开始吆喝。

“同志们来瞧一瞧看一看,全天津最好吃的瓜子在这里了。”

这一嗓子,简直石破天惊,市场上不管是摊主还是顾客整齐划一,扭头朝着鲁齐木看过去。

这齐刷刷的眼神,折射出的光芒让鲁齐木觉得如果是刀,他都成碎片了。

开弓没有回头箭,鲁齐木彻底撒开了,“走过路过的同志来看看,天津最好吃的瓜子嘞。”

刚才定格的画面瞬间活跃起来,有人惊奇,有人嘲笑,还有人送过来白眼,可不管怎么说,真有一些人围过来。

这中间有买过瓜子的给旁边人介绍,“他家的瓜子真好吃,比商店的还香。”

“那也不能说天津最好吃的呀,也太大言不惭了。”

“向来老王卖瓜自卖自夸,他总不能说自己的瓜子不好吧。”

“就是,我二姑奶奶炒瓜子才叫香,比摊子上的瓜子强多了。”

“真的假的?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真好吃端出来让大家尝尝呀。”

你一言我一语,句句不离瓜子和鲁齐木,真的吸引了大家的眼球。

一位大娘从盆里捏了几颗瓜子尝尝,她牙口不好,瓜子皮不酥脆都磕不了,刚一咬不费劲,瓜子皮裂开,一颗饱满的瓜子仁弹到嘴里,相当有口感。

“给我来半斤。”

鲁齐木连忙称了装好给大娘。

一个小姑娘见着吃了好几颗,“后味不错,我也来半斤。”

鲁齐木同样操作。

她们的行动,带动了人们的消费,人流不断。

后来的不明所以,还以为卖什么稀罕物,凑近一看是瓜子,能吸引这么多人来买,肯定不错,多少来点尝尝。

别看每个人买的都不多,麻袋里的瓜子没多久去了一半,鲁齐木心里别提多乐呵。

有销售就有了动力,鲁齐木时不时喊上一嗓子,在这个低声浅语的市场里,显得格外另类。

这时候改革开放刚刚开始,多数人的思想还没从投机倒把里面解放出来,就是有勇气出来摆摊,有时候也是遮遮掩掩,再大胆点,就是有人从摊前过招呼一声,像鲁齐木这样明目张胆站起来大声吆喝的还真没有。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