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知青后的年华(91)

作者:杨李涛涛 阅读记录

房子不是那么容易就能买到的,通过不同的渠道他一直在打听,连钱都留出来了,只要有合适的,立马行动。

正在这个时候,柳婶带过来一个大消息,说柳叔所在单位内部组织架构调整,所拥有的两个品牌要拆开各自发展,其中一个品牌意图向出口方向转变,赚取外汇,要整体搬迁到塘沽区。

塘沽区距离天津港最近,便宜海洋运输,那边已经开始建厂了。

而随着厂址变动,名下工人自然也都随迁,新厂要统一建职工楼以便安置过去的工人。

鲁齐木听到这个消息心中一动,柳叔的工厂离市场也不远,那职工聚集地也会在周围,虽然很多房子归于公产或企业所有,但也少部分是私有房产,就像桂姥姥这房子一样,可以自由买卖。

他已经意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而且不能到职工搬迁的时候才行动,要早做打算。

找柳叔详细了解过情况后,通过探访,一些私有房产就进入到他的视线里,最后锁定六家人,打算从他们手里买下房子。

有欣然同意直接谈价的,有犹豫不决观望的,也有想留下房子做后路的,经过鲁齐木三寸不烂之舌游说,最终四家同意把房子卖给他。

为了避免出现头次买房的糟糕经历,鲁齐木跟每家房主签订了协议。

大意是房主同意卖房,他在协议签订后支付定金三百元整,待房主搬迁新房之后,再支付剩余房款,房主收齐房款的当天配合完成过户手续。

如果鲁齐木违约不买房,房主不归还定金,他还得额外赔偿定金双倍给房主,反之,如果房主违约,返还定金的同时,三倍赔偿他。

有两位房主对协议后面的约束都比较有意见,还没怎么着就把违约事项写上了,万一有个变故,亏得很。

鲁齐木有话应对,“协议是双方的,平等的,我是诚心买房,我想您也是认真卖房,只要按照协议去做,约束就是废话一条,要是您有什么想法,可以提出来,咱商议好后再签。”

只要不是故意留有后招的人,基本不会再揪着这一条不放,该签的都签了。

签下四份协议的时候,鲁青瑞和娉婷暑假结束要开学,青瑞升到三年级,娉婷光荣成了一年级的小学生,两个人自然在一个学校。

可一直等到两个人学期结束放寒假的时候,柳叔厂里才正式通知职工挪房,鲁齐木忙活了将近两周终于把四套房子全部纳入自己名下。

这四套房子,没有哪两处是挨着的,细算下来,东南西北四个方位都占住了,廖娟就很不理解,鲁齐木买房的用意在哪里,不只是她,后面闻风而动的买房人,也猜不透他的想法。

廖娟曾经在做过夫妻活动之后问他,当时鲁齐木当时神秘一笑,“以后你就知道了。”

他不挑明,是因为后面要做的事情没那么容易,说不定会功亏一篑,何必说出来让廖娟跟着着急呢。

当然,鲁齐木并不是盲目地买房,而是有针对有目的地购进四套房子,除了离店面仅百米的那套房子他打算自住,剩下的三套房子是为商店的左右邻居量身定做的。

是的,他的主意就是跟左右邻居换房,以达到扩大店面的终极目标。

为了好说服他们,鲁齐木买下的房子相对要大,他在给自住的房子装修的时候,还给三间房子做了简单维护,让它们看起来环境提升不少。

就这样的条件,他嘴唇磨薄了,腿也跑细了,一直到来年进入夏天,才完成了三套房屋的置换。

他换下左边一间,右边两间,这样四间房子将近百平米就全部归他支配了。

原来店面里的卧房拆除也充当库房,挨着的西边屋子划出一片地方做隔断,成了办公室兼休息室,剩下的一间多打通,成了第一厂房,摆放十二台成套装备,左边的那间成了第二厂房,摆放六台。

很显然,第一厂房出普通的原味和咸味产品,第二厂房按着配方出。

再一次,鲁齐木把招聘信息贴到了商店外面,招聘两个员工专门做炒货。

他早期这么大动静,多少眼睛都盯着呢,招聘信息一出,二三十号人蜂拥而至。

说实话,有设备在,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只要能吃苦耐劳、细心周到就行,最后,鲁齐木选了两个家庭负担挺重的中年妇女,钱再招和穆三妞,教过他们技巧之后,第二天就准时上岗,每人负责六台设备。

至于第二厂房的六台设备,不用说是留给他自己的,配方绝不能泄露。

“我敬爱的老板,我求求您了,再加个人吧,如果不然有一天您会失去我的。”辛世宇有气无力地趴在鲁齐木的办公桌前,十八台设备齐开,他跑断腿也赶不上机器转呀。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