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逞窈窕(136)

作者:绣猫 阅读记录

”晋阳这种地势,我军人多,反受其累,敌军人少,容易隐匿。“徐采在戴申身侧,一边走,有意无意地提醒道:”使君,想要擒敌,宜智取,不可鲁莽啊。“

戴申听得出来徐采的责怪之意。不过这一战算他的错,无可抵赖,他也就难得地忍气吞声了,“如何智取?“

“敌军伐我,因地制宜。我如何智取敌军?因人而异。“徐采停下来,看向戴申,”使君还记得否,我跟你提过,温泌此人,少年气盛。因人而异,正是此意——他越急躁易怒,你越要不动如山,引他,激他。“

第51章 朱旗曳日(十六)

晁邸来了不速之客。

消息传来时,晁延寿人在衙署。他惊讶至极,接连询问几遍,“果真是清原公主?”

家奴道:“千真万确。”

晁延寿满腹疑云,没急着往回赶,负手在公廨里来来回回踱了十几圈,才叫人牵马来,独自溜达回家。

家中早有奴役等着,领晁延寿越过重重院门,到了花园水边,天寒地冻,湖景萧瑟,山石下茶花开得如火焰般热烈。窄袖胡服的女子独自面湖而立,在拈花轻嗅,奴役与侍卫在远处等候。

“臣晁延寿,见过殿下。”晁延寿作出慌张的样子,走过来见礼。

“晁公请勿多礼。”久候的清原公主没有发怒,声音还很和气。

晁延寿直起腰,定睛打量吉贞。她的脸色雪白,气色不好,和这初冬日的园景一般,有种清寂淡漠的味道。晁延寿道:“殿下比起上次造访凉州……”略顿,他把要出口的词换了一个,“清减了。”

吉贞不以为意地一笑,胡服的窄袖锦边拂过花枝,她走过来,对晁延寿道:“没有知会主人便登堂入室,晁公不见怪吧?”

“臣岂敢?”

“时过境迁。这次来凉州与上次不同,因此我没有在大庭广众下逗留,免得被有心人窥伺,以此攻讦晁公。”

“殿下何出此言?”晁延寿深深看一眼吉贞,不由一笑。她这趟来得奇怪,他是心存戒备的,但又不得不承认这位长公主不矜不盈、胸有丘壑,并不是戴申嘴里那样浅薄和蛮横。

晁延寿让开一步,抬手示意,“请殿下到堂上说话。”顺嘴又问一句:“殿下这趟到凉州,可有知会各州府?”

“谁也没有知会。”吉贞直率地说,“我自成都府来,只为见晁公。”

晁延寿手停在空中——明白了吉贞的来意,他脸上作出有心无力、深感惭愧的表情,“殿下有所不知,使君此刻出征在外,臣在武威留后,大小事宜,都是快报奏请使君决断的。”

“我并不是来向戴申求饶的。”吉贞看他一眼,“晁公,正堂人多眼杂,可有僻静处说话?”

“请殿下到臣书斋。”晁延寿踌躇片刻,往书斋引路。

两人到了书斋,左右人等一概在外等待。晁延寿亲自奉了茶,然后慢慢落座。两人对视一眼,都在猜测对方心思。晁延寿先苦笑起来,摇头说:“殿下,臣……臣为使君下属,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使君有令,臣不敢违。殿下还是请回吧,你所求之事,臣着实无能为力。”

“我还没道明来意,晁公怎么急着撇清?”晁延寿一副大局已定的胜者姿态,令吉贞很窝火,她把茶瓯放下,打断晁延寿的话头,“晁公,我这趟来,为的私事。”

“哦?”晁延寿笑了,一副不信的样子,“臣和殿下能有什么私事可谈呢?”

吉贞明眸一弯,“我听闻晁公的孙女已至豆蔻之年,颜如舜华,娴静温雅,想为陛下求聘,不知晁公意下如何?”

晁延寿一惊,茶瓯都打翻了,将湿漉漉的袍子抖了抖,然后强笑着开口:“臣的孙女,自幼在凉州长大,极少管教,性情愚拙。京都与成都府的名门淑女何其多,殿下何必舍近而求远?”

吉贞望着窗外的茶花,在凉州初冬的寒意中摇曳生姿。

“凉州物华天宝,钟灵毓秀,是个好地方。“她悠悠地说,转而对晁延寿恳切地说:”晁公嫡亲的孙女,自幼受公言传身教,怎么会愚拙?”

晁延寿不答反问:“听闻陛下已经聘了西川郭佶的幼女为后,莫非是郭家的娘子不得陛下欢心?”

“郭家娘子比比陛下年纪大,性情也迥异。”吉贞说,对郭佶的女儿显然不满意,她意味深长道:“殿下聘郭氏,是身不由己……若晁公肯割爱,送令孙女入宫,以其姿容才德,定能取郭氏而代之。有了晁公,郭佶又岂能挟主独大?”

话说得好听,郭氏已经被定为嫡后,他的孙女入宫,最多不过封做贵妃,甚至连皇帝的龙椅都朝不保夕,根本不值得为此与郭佶一斗。晁延寿心里明镜似的,只是摇头,“陛下要来凉州聘名门淑女,何不去求戴度家的女儿?”

上一篇:女配还不学习是会死的 下一篇:小乖甜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