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逞窈窕(138)

作者:绣猫 阅读记录

晁延寿大为摇头,只觉吉贞想得太简单,“陇右军十数万人马,陇右、河西、朔方,各个关隘、要塞、重镇,都为戴申一手掌控,就是有了戴度,也没法轻易撼动戴申的人马。”

吉贞笑盈盈地,请晁延寿落座,“所以我这趟才特地来找晁公商议。”

吉贞与晁延寿秉烛夜谈,直至破晓,晁延寿离去。桃符吹灭蜡烛,开窗散去室内浊气。吉贞只觉胸口窒闷,披上风帽,遮大半脸颊,站在邸店门口,瞧着晨光下穿梭不息的人流。灵武、晋阳、京都,都被战火荼毒,唯有凉州,依然静谧。若不是体力不支,行程太紧,她倒想再访莲花山,去看一看那青山是否葱翠如昔。

“殿下,”桃符在身后轻轻唤她,“那里有个人在看你。”

吉贞眼角一瞟,见香烛摊上,一名缁衣飘飘的僧人突然放下了手里的香烛,挤进了人流中。

她回过身,低头蹙眉。

是杨寂。

“走吧。”她对桃符道,“我们不能再留在凉州。”这里毕竟是戴申的地盘。

“晁延寿那里还没松口。”桃符忧心忡忡。

“他会审时度势。”吉贞把风帽扯下来,遮住脸颊,“只要京都能守得住——一切都会好转。”

“驸马也会回心转意吗?”桃符满怀希望,瞧着吉贞。

吉贞脸色不愉,“需要他回心转意干什么?不需要。”

第52章 朱旗曳日(十七)

戴申站在晋阳城谯楼上,眺望远山。绵延的西山,如卧龙脊梁,蒙山山壁上镌刻的石佛,顶天立地,双眸微垂,带着悲天悯人的姿态,与他对视。

转眼由秋入冬,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徐采踩着脚下的冰霜,咔嚓嚓地走过来。

“使君可有想到克敌之法了?”徐采问。

“有一些想法。”戴申抱臂转过身。汾河渡口大败并没有对他产生太大影响,他还有心情开玩笑,“最好的办法,我们围守蒙山,直到明春,他们冻也都冻死了。不费一兵一卒。”

徐采莞尔。他是文人,不穿铠甲,披的胡裘御寒,仍觉得风刃在衣袖间乱窜。换成是他,也不敢说自己有那样坚定的意志,能在荒山野岭撑过严冬。这么一想,简直有些同情韩约了。

“天冷,晋阳以北的河段怕要结冰,凌汛一来,冰坝堵塞,水路就不好运粮了。”徐采道,“朱邪与我两路大军都远离陇右,怕后方空虚,给人可趁之机呀。”

戴申临行前亦留有重兵给晁延寿镇守陇右,但晁延寿其人,他并不是很信任。徐采这么一说,戴申也有几分赞同,“你说的是。”叫住一名经过的士兵道:“着人到晋北询问一下袁定方的行程,看他几时能到雁门关。”提到这事,戴申就异常恼火,“若是因为戴度刁难而滞留灵武——传我口令给戴度:延误军情,论罪当斩,让他不要糊涂!”

“是。”士兵领命而去。戴申当即召集众将,商议破敌之法。如之前和徐采所议,四万人马尽数挤在晋阳,不易调度,反受其害,遂兵分两路,一路率两万人马北赴雁门关以接应袁定方,待两军汇合,挥师东进,破岚州、忻州与河北,其余人马围守晋阳,主攻温泌。

还没论及细节,徐采先问:“使君,晋阳此役,是为歼敌,还是为捉拿温泌?我军势众,只为歼敌,那当然不在话下。可要捉拿温泌本人,就要费些功夫。”

戴申往后一靠,望着他,双眸蕴含着清冷锐利的光芒,“要捉拿他本人。”废话,不为抓温泌,他何必亲自来一趟?

“仍旧围攻蒙山?”

晋阳城的存粮和辎重都被搬空了,可想而知去了哪里。戴申不容置疑地说:“不错,蒙山是温泌屯粮之处,他会死守蒙山。”

徐采也往西南方向的蒙山望去。自汾水渡口大败,戴申有半月没有轻举妄动,闲来无事就在晋阳城外走动,观察四周地形。蒙山也尝试攻过两次,可惜山地易守难攻,陇右军都被乱箭逼退回来。

“山上辎重充足,自上次火烧蒙山不成,韩约已经很警惕。“徐采遥指西山群峰,”使君你看,西山一带险峰众多,蒙山只是其一。你看蒙山旁边那一座山峰。“

戴申往前迈了几步,口中呵出的雾气让他稍显冷硬的五官都柔和起来。他回看徐采,“那座山峰如何?“

”这两座险峰,相距甚近,恰好时值隆冬,林叶凋零,若站在邻峰上俯瞰蒙山,视线极佳。使君可派几十名士兵给我,今夜趁韩约不备,登上邻峰,日夜监视敌情。我以响箭为信号,使君可等号令行事,一旦韩约松懈,便举全军逼近兴龙寺。“

“好。”戴申手臂撑着垛口,另一手叉腰,沉吟片刻,他将垛口一拍,分拨左右将士:“留一万人围攻蒙山,剩余人,把守各个山道,隘口,关卡,尤其是通往河北的大小路径,还有晋阳方圆百里的各个县邑,村落,野寺,以防漏网之鱼藏匿行迹。”

上一篇:女配还不学习是会死的 下一篇:小乖甜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