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真夫妻(388)

作者:东边月亮圆 阅读记录

就是给改成国营的窗口而已。

刘和同想这口想不知道多少年,说:“那请带个路吧,一大早还辛苦你们出来陪我吹风了。”

话说得真是客气,这次来考察的哪个不是薄有资产,方海对有钱人的印象就是当年见过的地主,说实在的,不算太好,现在一看,也不是人人都那么差劲嘛,也客气地说:“您是长辈,又是贵宾,应该的。”

看看咱这水平,方海真觉得自己大有长进,搁以前他都不会说。

他得意洋洋又有些发愁,今天给外宾们准备的早餐不知道多丰富,现在看来说不定不合口味,就眼前这位,一口气吃五个饼,愣是意犹未尽,还要打包带走的样子,真是让人不得不叹气。

他料的没错,各地华侨都抱团,不说十分熟,也有六七分,刘和同算是这回来的人里年纪最大的,长辈带回来的东西,大家当然都要吃。

这家葱油饼的味道确实也是一绝,大家就着豆浆,倒把精心准备的早餐给冷落了,动筷子的寥寥无几。

接待小组立刻开会,重新制定三餐。

就是秉持着不浪费的原则,大家的早餐标准倒是提高不少。

赵秀云来的时候,正赶上整装待发的点,她脑袋来回转,都没看到方海,心里有些奇怪。

殊不知方海在她身后站半天,低低笑一声说:“这呢。”

倒把媳妇吓一跳,赵秀云拧他一下,也就说这句话的功夫,又各忙各的。

今天一早的行程正好是去震旦转转,考察团事先募集了一笔款项,打算捐助给各个大学。

浩浩荡荡几百号人,引得放假没回家的学生们驻足观看,加上校级各位领导都在,更是叫人侧目。

赵秀云第一次以工作目的回学校,有些新鲜。

她的任务是记录下客人们的话,以便为出稿提供更多的资料,乍听见有人说“咦,这块石头还在啊”的时候,忍不住看过去,是祖籍广东的廖庆祥。

是校训”从震旦到光明“几个字,红漆重新粉刷过,鲜艳得很。

这回几乎是一对一接待,工作人员应说:“是啊,还在。”

廖庆祥又问道:“以前好像不是在这的吧?”

这,可真是让人难回答。

赵秀云笑着接说:“听几位老教授说,原来摆在工学楼门口,几位学长说‘蚍蜉凭什么不能撼树,硬生生花三天弄到这的’。”

还真有人知道,廖庆祥先是自己感慨道:“我父亲生前有一张照片,就是在石头前拍的,一草一木我都记得很清楚。”

又问道:“你也是震旦的学生?”

“是啊,还在念大三。”

“那算起来,你应该是我父亲的学妹。”

……

一应一答,方海本来是警惕四周,看媳妇已经跟人聊得眉飞色舞,心中好笑,真是到哪都能跟人聊起来,怎么这么大的本事啊。

又很快别过脸,专注自己的事情。

第199章 新鲜 第二更

从学校出来, 中午还是在饭店吃,这种场合当然不会马上开饭, 赵秀云趁着大家聊天的功夫,采访了几位。

她那种在语言上的神奇天赋又发挥作用,说实在的,她有时候也搞不清楚自己是怎么回事,反正就是会。

逮谁跟谁唠,也没人会觉得她就是个小记者,没必要多聊, 毕竟大家都是人,是人就需要说话。

也有旁敲侧击打听国内情况的。

这是条高压线, 接待团的人每个人都被反复强调过。

赵秀云只笑着说:“都很好。”

其实她真的觉得现在已经比以前好很多,将来只会更好。

人的日子都是过出来的,外资是发展的很重要一部分, 哪怕她做不了什么太大的事,也不能给扯后腿。

风土人情、历史传统,廖庆祥大概觉得和这位小记者能聊得来,忍不住多说几句, 一直到开席才停下。

座位都是安排好的,赵秀云拍过几张照,就退到外面去。

工作人员也是有饭吃的,不过是分批, 都在一间大屋子里, 不时交流早上的情况。

方海去后厨转一圈后过来,避嫌没往媳妇边上坐,两个人的心思都一样,工作就是工作, 还是公事公办一点。

就是不经意总会对上眼,客气笑笑自顾自吃。

还挺会装不认识的啊。

方海面无表情,三两口吃完,又去外面忙。

小两百个外宾,出行、住宿的安保全由他安排,市委对这次的考察高度重视,也很警惕有人趁此机会浑水摸鱼,毕竟去年才在边境动过干戈,云南广西那一片到现在还不算太平。

他的任务重,一丝一毫不敢放松。

赵秀云看他的背影,觉得和在家的时候不一样,不过也正常,没两把刷子的人,怎么三十来岁就到这级别。

上一篇:爱意至死不渝 下一篇:一生热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