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孩到女人(125)

作者:漫步云端 阅读记录

妈妈的这番话不知是安慰自己还是在告慰她嘴里看不见摸不着的命运。

樊简看着妈妈那种谨慎又虔诚的样子,心头温暖又心酸。无论怎样,妈妈对子女的爱还是纯粹的,真诚的,这些和她在石真梅和顾淮南面前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

母女连心,初二午后的阳光投在乳白色绣花窗帘上,妈妈拉着樊简在身边坐下。

顾盛安带着果冻在房里睡觉,樊明和爸爸继续自己拜年之旅。妈妈则开始拉着樊简话家常。

大年初二,实在不是一个适合话家常的时候,但妈妈更明白,她和樊简能拥有这样的时光不多。

这个严守传统性格固执中年妇女在传统中和关心女儿生活中选择了后者,她更存了一种认为吃过无午饭就可以把初二算做一个普通下午的侥幸心理。

“他家里的人怎么样?”妈妈把干净整洁的盖脚毛毯展开,轻声的问了一句。

顾盛安的家庭人员倒也简单,只是人员结构简单,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心思就简单。石真梅和顾淮南好吗?

回想起这几天的情形,这个「好」字樊简实在是难以说出来。

妈妈望向樊简的目光开始变的忧愁,也是从媳妇坐起的她,又开始忧心起女儿的媳妇生涯。

樊简将到嘴边的叹气声压了下去,蒙在脸上的阴翳被暂时的驱散,眼底的忧愁却始终不散。

“说不上多么好,也不能说一点都不好,都只是人而已,他们不能说太好,但也不会太坏。”

妈妈倒是先叹了口气,“不算太坏。”妈妈重复了一句,从媳妇走过来的她哪怕是听到女儿嘴里的再肯定的回答心里的一角也会跟着担心,何况是樊简这样并不确定的棱模两可的回答,这并非是她这个做妈妈的要用多么苛责的眼光去看待别人,用多么包容的目光看自己的女儿。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这个读书不多,忧心女儿的妈妈引用过来便是,“吾未见爱媳如爱女者也。”

也不怪妈妈如此忧心,实在是不管往前数三十年还是她度过的那几十年,生活早就教明白了她一个深刻的道理,“爸妈永远是爸妈,公婆只能是公婆。”

樊简没有说话,妈妈马上又扬起了笑脸, 她本意是想劝慰自己的女儿了,没成想让樊简跟着她一起叹气了。

“那我也可以稍稍放心了,无论发生什么事了都要好好的说,一家人住在一起,最忌讳的就是你说一半留一半,留着剩下的人在心里乱猜。”

“我知道了。”樊简应下,石真梅和顾淮南确实如妈妈所说的那样,有时总是把话说一半留一半的,有时说的话又太难听。

樊简很想把自己的委屈和心酸全部对妈妈说出来,她的害怕和孤单,顾淮南对她的轻视排外,小气自私,啰嗦絮叨的性格,石真梅两面派,狭隘冷情,爱财如命。

他们对樊简实在不能说好,没有一点对晚辈的亲和。

樊简想把那些都告诉妈妈,但到了嘴边,那些抱怨的话又咽了下去。

和她过日子的到底还是顾盛安。她不能因为生活的某些坎坷,就让妈妈一起跟着悬心。

第98章 人情冷暖

接下来的几天的拜年时光,过的非常的快。

很多亲戚那里,樊简都是带着孩子略坐坐就走了。

他们对樊简也没表现出多大的热情。樊简未嫁时,她在那些亲戚的眼里就是一个沉默的,文静的,经常一个人暗暗发笑,存在感不强的女孩子。甚至在有些亲戚的眼里,她是有些傻气的。

和顾盛安订婚的时候,亲戚对这个沉默文静的女孩子才略略有了改观,有些亲戚开始用仰视的姿态去看樊简。

但随着顾盛安家那破旧的老房子在亲戚嘴里的传开,刚刚被抬到仰视地位的樊简又马上从云层跌落到了泥潭里。

人情冷暖,事态炎凉,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樊简现在就非常能体会到这十几个字背后的含义。

其实她也没想过要多留,果盘里的葡萄散发着一种自腐烂破败的气味,几个廉价的饼摆在盘子里,下面铺了一层潮的磕不动的瓜子,两个一次性杯子放在桌上,薄的像纸一样的杯体里盛的小半杯水早已经冷却。

这是樊简这几天走亲访友得到的待遇。

人情冷暖比那正月的一杯热水凉的还快,这还算面子上没有弄的太难看的。

有的亲戚在樊简抱着孩子出了门之后,就一个电话打到妈妈那里,不加任何掩饰和措辞修饰的直接了当的说,樊简明年不用过去拜年了。

末了,还不忘加了一句,太麻烦了。当然不是麻烦樊简,是樊简的出现麻烦了他们。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