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明月(134)

作者:樱花荷塘 阅读记录

当被问到是否愿意做糜家人或愿意让茹佳姑娘做钱家人时,钱悦成显然没有思想准备。

一来他从来没有想过要高攀这样的人家,二来自己虽然是被赶出家门的,但毕竟父母都健在,礼节上他也要听听他们的意见。

糜海仓告诉钱悦成不必着急,并且提几个条件,能接受,再和家里禀报,不能接受就不必再说了。钱悦成静静地听着。

糜海仓说:“我糜家在浮梁有一所宅子,非常适合做店面,原来是准备开茶叶店的,后来因为茶叶生意不做零售了,才当了茶叶仓库。

如果愿意,我们和明家合作,把丝绸店迁到那里去,再按照明家现有的本钱出一份资,扩大丝绸布匹店的经营,再请两个裁缝,拓展服装的样式和品种,同时经营刺绣。

我就用你做掌柜,和明家掌柜享有完全相同的权力。裁缝收入不再和明家分成,所有新增业务两家各占五成。”

钱悦成仔细一算,浮梁城以经营茶叶为主,环境很好,平日里人流也比窑口遍布、烟气熏天的景德镇多些,更适合开绸布店和裁缝铺。

如果投入和明家一样的资本,店面可以翻一翻,再加上绣品和缝制各式衣服,糜家至少要投入六百到八百两银子。

再说,茹佳姑娘也是那种人见人爱的美人儿。只是不知道糜家对他的要求是什么?

糜海仓继续说:“我们对你的要求主要有两条。一是茹佳的妈妈要和她一起长期生活。二是将来生的孩子,第二个、第四个男孩要随糜家姓。

如果没有男孩,逢双数的孩子都要姓糜。也就是说,有儿子要一半随糜姓,没有儿子或只有一个儿子,逢双数的孩子无论男女都要随糜姓。”

钱悦成想,在浮梁、景德镇一带,平均每家都有四、五个孩子,一对夫妻有十个孩子也不是什么希奇事。

只要养得起,他们生二三个儿子是没有问题的。孩子随谁姓他并不在意。他在意的是面子,特别是钱家的面子。

他决定先只和父母讲第一个条件,第二个条件等生了第二个儿子时再说。

两个孩子有这样的态度,糜家上下当然都是高兴的。

明家听了糜家的想法当然也是愿意的。明家的生意主要是在杭州和冉州的,景德镇只是个补充。

再说糜家是有独立在浮梁开店的实力,钱悦成如果离开也会带走很大一部分客户。

新增加的刺绣也是明家的强项,他们在丝绸和刺绣上是有主导权的。

茹佳和钱悦成的婚礼是在荷佳和江树恒婚礼的同一所宅子里举办的。

不同的是,荷佳和江树恒的婚礼,拜高堂的时候只有糜海仓和何氏在座,这次茹佳和钱悦成的婚礼却多了钱悦成的父母双亲。

但是,敬茶和行大礼还是先对糜海仓、窦氏夫妻俩的。这一点,糜海仓没有特别要求,是新娘子茹佳和她的新郎官钱悦成自己商定的。

糜家和钱家办喜事的同一天,也就是宣统二年(1910年)九九重阳节当天,明家也大喜临门,三姨太纪氏终于在嫁进明家五年后生下了第一个孩子。

那天晚上,当这个孩子的爷爷奶奶送接生婆走出明府的时候,看着挂在天空的一弯明月,接生婆随口说了一句「好漂亮的月亮」,爷爷灵机一动,就叫这姗姗来迟的丫头「如月」吧。

明家老爷老太爷兴奋地把多年没有添丁进口的族谱搬出来,十分认真地写上,三媳纪氏之女,明如月,庚戌狗年丙戌月己酉日子时,宣统二年九月九日重阳节,西元一九一O年十月一十一日。

从此,明如月,这个在明、糜两家都举足轻重的女子,开始了她跨越两个世纪、三个朝代、整整一百年的光辉人生。

第20章 故乡明月(第四十三——四十七节)

——四十三——

辛亥革命成功的消息江树恒比糜海仓知道的要早一些,他写了信给岳父大人。

只是在糜海仓收到信之前,马伯韬先生和梅青子女士已经回到冉州城了,而且是以同盟会创党筹委会安徽省党部筹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的身份回来的。

马先生详细和糜海仓介绍了辛亥革命前前后后的情况。

“1911年10月10日(宣统三年8月19日)晚,革命党人程定国、熊秉坤等组织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

11日上午,武昌全部光复。晚上成立谋略处。在谋略处的主持下,宣布成立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宣布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废除清朝宣统年号,改用黄帝纪元,宣统三年改为黄帝纪元4609年。

12日,光复汉阳,攻占汉口。至此,武汉三镇全部掌握在革命军手中。

“这是继清光绪20年兴中会成立,光绪31年成立中国革命同盟会后,中华有识之士历经十余次武装起义,特别是1911年4月27日的黄花岗起义后,取得的最具决定意义的伟大胜利。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