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笺(83)

作者:走走停停啊 阅读记录

他还沉浸在山水诗词的思考里,落笔写了两个字,觉出她话里别的意味,提着笔停住了。“不是送,”他边说边回忆着,确定不是送,“是请我写几个字。”

“请你写字……”云澜重复着,尾音上扬着,是怀疑的语气。

怀承是个容易反思的人,他搁下手里的笔,端端正正对上云澜的眼睛。

“《西厢记》里,也有一条这样的帕子,也写了字,题诗互赠,张生和崔莺莺;”云澜低头看他桌上的这方绢帕,点头,细数道:“《红楼梦》里,丫头小红也拿这样的帕子,扔给贾芸,贾芸就明白了,成就了好事……”

“好事?什么好事?”他听着她幽幽絮叨,故意的打断她。

没想到她一点儿不落套,即时地反问他:“你希望是什么好事?靠这方丝帕?”

他给反问得词穷,抬头看向窗外,长叹了口气,解释:“没有这回事,没什么好事,就是写几个字而已,受人之托。”

“不然怎么提呢?说:我好喜欢你,我这条帕子送给你,你拿着,别拒绝。”云澜用她念笔记的声调说,没有一点情绪,更显有趣。

怀承爱听前面那一句,忍不住要笑,“那你怎么没送过我帕子,你送我,我就不收别人的了。”

云澜在低头看他写下的两个字,“流泉”,是要写什么呢?接着他的话头:“那我送你一块,但你可要言而有信。”

“好,今后我不仅不收,也绝不用别人的,这样可好!”怀承严谨道。

“好。”云澜点了点头,又指着桌面问他:“你这里要写什么?我帮你写。”

“怎么?留几个字也是不行的么?”怀承想,这里面规矩真多,同时把手里握着笔让给了云澜。

“请你留字,便是题诗相赠的意思,你不觉得什么,也许对方认作是你亲笔,有了别的意思,就未可知了。”云澜接过细毫,还在想他到底要写清泉什么。

怀承听了在心里连连摇头,这么一件小事,竟然还藏着这许多意思,女人的世界真的细如篾缕,难懂。

看她提着笔犹豫,他自己坦诚道:“我想写“流泉映月”。”

应景倒是应景的,就是太简短了些。云澜落笔时接着他那两个字,“流泉得月光,化作一溪雪”。

“嗯,这句比我的好!”他中肯的点头赞叹。

云澜放下笔来,抬眸看了看他,没说话,在心里悄悄想,自然是要写好的,好让你提醒对方,还有我这么个人在呢!

云澜想完回头又斜看了桌面一眼,转身走了。怀承跟在她身后,见那帕子迎风抖了抖。

宴溦是这天晚上来串门的,她本来听说云澜找到了人,也好奇得很,赶着想来,结果家里来了远客,不得不跟着应酬,便耽搁了。

她们相对坐在大客厅里,淑瑛坐着时似乎特别显怀,浑圆的肚腹遮也遮不住,引的宴溦频频看她。她们早先也因为叔潮的关系,匆匆见过一面,点头之交。云澜本来防着淑瑛尴尬,特地的先悄悄向宴溦解释这孩子的由来,颇费了一番功夫。

没想到,淑瑛自己并不觉得什么,她后背只管靠在沙发上,先发起问来,“许姐姐,你结婚多久了?”

宴溦显然是没想到她这样大方,顿了顿,回道:“没多久,我也是,也是家里仓促定下要办的,本来结婚大事,还要拖一拖。”她替自己解释着,其实是身不由己,自己拿不得主意的结果。

“可是结婚还是好的,多了许多保障,对不对?”淑瑛仰着脸问。

这些问题,宴溦从没深想过,她是随遇而安随波逐流的人,不做主惯了,也不知道该怎么做主。她低头喝茶,把脸埋在茶烟里,再抬头时,含糊的点了点头,“是有一点吧。”具体是哪一点,她也不清楚。

“那你们家里是做什么的?”淑瑛打听起细节来。

“郑家是律师世家,前后三代人都是做律师的。”云澜代为答了,顺便把淑瑛的话头截断,“宴溦,你那天荐来的裁缝师傅极好,今天特地送了新的花样子来,其实我们倒并不怎么挑拣,不拘哪个样式,做出来都是好的。”

说到这里,才是宴溦熟悉的范围,她拿手里的绢子按了按鼻翼上新敷的粉,接口道:“他家钱师傅,是老师傅了,我婚宴时的喜服就是托给他们家做的,论裁剪、论手工样样没话说。”

她们这里说到衣料、花色去,是女人们个个都爱的话题,战火里磨灭不了的永不消失的爱好。云澜听着淑瑛和宴溦讨论一种“卍”字花纹的旗袍滚边,出了神,想起上海沦陷时听来的一个笑话,说一位市政官员的太太因为要回去拿一箱绸缎衣料,误了转移的时间,后来便在炮火声中调遣守城的部队护送,结果城破了。所以便说上海的城防是绸缎做的,不经炸。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