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婚眼花(108)

作者:头婚眼花 阅读记录

刘翰林很支持儿子跟儿媳去看姥姥,并特意交待青山和秋月要代他们向老人家问个好。

“这样,你们临走前先去趟商场,多买些营养品带过去。”赵红梅也特意对青山嘱咐着,“还有,钱也要多带些。”

刘青山不清楚母亲为什么要让他多带钱,心说还要给秋月姥姥钱么?

我们新婚,她应该给我们钱才是啊!再说了,我给秋月的娘家都拿了两万多了,还要再给他们钱,这不是自己找病么,于是随手揣了一千块钱就出发了。他想着,无论再怎么样,一千块钱也是足够此行支配的。

葛桂兰一般每年都会回老家看望老娘一次,可秋月因为工作的关系却做不到这点。

她上一次回来看姥姥已经是四年前的事情了,时隔这么长时间,不知老人家现在的情况会是怎样。

一路之上秋月无语,青山更是无话。俩人就如在车上偶遇的陌生人,各怀心思的奔向目的地。那是一个比刘青山曾去过的「疯人沟」还要偏远的大山里。

当看到季秋月的亲姥姥,这个传说中的「宝中之宝」时,刘青山立即泪崩了,同时他又不得不佩服母亲的预见力是多么的高明。

在一处山脚下的村落里,一间用土坯茅草与砖瓦混搭的小屋逐渐呈现在视野当中,把他们一下子带回到只有在电影中才能看到的旧时岁月,时间仿若倒退了六七十年。

小屋的房顶因年久失修而呈现出起伏曲折的线条,外墙皮上的黄黏土大部分风化脱落,一块块倔强的残片像风铃一样悬挂在墙面上,它们拼命地死咬着缕缕麻刀不放,在破碎前做着垂死的挣扎。

刘青山小心翼翼的拉开那扇破烂的木门,生怕用力过大会把它从门框上给薅下来。

屋里没人,糊在墙与棚上的报纸漫反射着昏黄的光线,年代的久远使得它们变得脆弱不堪。

一条明显的裂缝霸气地隔着窗子上下贯穿而过,在墙壁上留下了一道难看的疤痕。

一个炕柜、两个木箱、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就是这个家里全部的家具,且都已脏破的面目全非。

几个煮熟的土豆和红薯就扔放在那张破木桌上,可能是因为放置的时间太长了,甚至有两个小红薯都已经抽巴成了地瓜干。

一个豁了齿的大瓷碗里盛着半下几乎就要干成块儿的黄豆大酱,两根半截的大葱杵在酱上,一群苍蝇在酱碗里面嗡嗡地进进出出着,想来这些就是姥姥的饭食。

也许是烧柴的原因,也许是四处漏风的缘故,灰尘从外间的灶台一直铺洒到内屋的土炕上,让来者无处歇身。

“姥姥!姥姥”秋月一边呼喊着一边哭着向外跑去。青山从窗中看到了一个弯腰驼背的老太婆正挎着一个柳条篮子往这边走来。

她佝偻着瘦小干瘪的身躯,让人觉得她很快就要为自己的人生画上句号。

老太婆很惊讶地看着奔向自己的姑娘,费了很大的劲才认出来是自己的外孙女秋月。

姥姥坐在炕上,一面慈爱地用干裂的手掌轻抚着秋月的秀发,一面劝着外孙女不要哭了。

她说自己过得挺好的,有吃有喝,村上和镇上有时还会帮衬救济一些,没什么可值得心疼的。可秋月依旧是伏在姥姥的腿上泪雨滂沱。

姥姥又握着刘青山的手,用浑浊的双眼仔细打量着眼前的这个后生。

“一看这小子就知道,这孩子是个老实人,是个好人,能照顾俺秋月一辈子,能对俺秋月好一辈子!”

姥姥不是在说客套话,她说的是真心话。不过接下来她的一句话却把秋月跟青山都给逗乐了,“秋月福份哩,能找到这么个白俊的后生,恁俩真个是金童玉女,郎才女貌!”

刘青山心里明镜儿的,但凡是眼神稍好点的都能看出来,自己的肤色真的跟白无关。

“您老住的房子这样破,咱舅舅咋也不给修修呢,再说这样的房子住得不舒服,它也危险啊!”青山以前曾听秋月说起过,姥姥是和一个舅舅生活在一起的。

“唉!别难为恁舅了,他住的屋院也跟俺的一个样,破破烂烂的,也是没修呢。他们两口子攒了一辈子的工料钱,都给儿子娶媳妇用了。

村头东边那间新起的大瓦房就是恁舅给儿子结婚盖的,可惜也没住上几天,就给空上哩,小两口刚结完婚就全出去打工咯。那丫头的工作可不咋好,听说每天就能睡上一小会儿……”姥姥嘟嘟囔囔着,又扯到了舅舅家儿媳的工作上。

秋月指着旁边院里的一个破屋子对青山说,那间就是舅舅和舅妈的房,姥姥住的这间以前是仓房。

“姥姥,舅舅家咋也没人呢,他们都去哪儿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