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婚眼花(14)

作者:头婚眼花 阅读记录

刘青山虽然不愿意听到这些屁都不如的废话,但在心里也是埋怨起自己来。嘴上说不出什么就只能挠着脑袋,不好意思的在那里一个劲儿地傻笑。

佟振东得便宜卖乖,做出了一副左右为难的表情,他对着老丈人直搓手,“这……这弄得俺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你看俺也挺为难的哈!”

“没特玛你什么事儿!”葛桂兰眼都没抬地骂了一句,浓重的口音里满是意见。她不仅撅了大女婿一溜跟斗,同时也是给了准三女婿一个警告。

刘青山自然听出这话外之音,不免越发着急慌了手脚,稀里糊涂的竟然把未来的老丈母娘给截胡了,这下可把季卫国两口子给气坏了。

葛桂兰咬着嘴里的烟屁股,咬牙切齿没好气地嘟囔着,“真是一点机会也不给俺留啊!牌品不咋地!”她像个波浪鼓似的晃着脑袋,仿佛在面对一个不可救药的废物。

其实以刘青山的实力水平并不逊于他们三个,只是因为刚开始时心里有些紧张,这才捅了娄子。这会儿被大家这么一数落,他的心里反倒放开了。

刘青山琢磨着,今天这麻将决不能赢,输是一定要输的,只是要看是输给谁。

而且还要输得让人看起来不是那么的明显生硬,要让赢的人觉得是那么的又自然又有面子。

季家父母没能耐当官,也只能在牌桌上找找当官的感觉,刘青山这次算是把对了脉。他想到这里便打定了主意,依计而行,果然奏效。

两圈麻将打下来,季卫国两口子渐入佳境,兴致也是越来越高涨。

在哗啦啦的搓牌声中,葛桂兰开始和刘青山无话不谈的唠起了家常。而青山也趁热打铁,和他们套起了近乎。

葛桂兰先是东家长西家短地介绍着自己家这片一亩三分地的风土人情,以及周围邻居的情况,然后就说到谁家有「能耐」,哪家有「本事」。

最令她津津乐道的就是有几家邻居用卖假药骗来的钱过上了小康生活,每天吃香的喝辣的。

“你知道么?”她一边推着牌一边得意地对刘青山说道:“这几家人赚的钱可都是从你们省城那里骗来的。你们省城人有啥了不起的,竟上俺们这里人的当了。

俺们街坊的几个老娘们每个礼拜都要去你们那一次,尽在早市上拿些个草根树皮的假装成灵丹妙药,专骗老头老太太,每次都能挣个万八千的回来。别看都没什么文化,牵驴使托装半仙的,那脑瓜子绝对够用,绝对好使,杠杠的!”

刘青山心里很诧异,葛桂兰怎么能把坑崩拐骗当成能耐和本事,这样旗帜鲜明的好歹不发、是非不明,在人品上完全看不出来她就是秋月的亲娘。

佟振东也在一边跟着凑话,说某某家怎么穷得吃不上饭,孩子上不起学的。

葛桂兰听后立即甩出一副不屑的神情,几乎就要把嘴角撇到了后脑勺。

然后她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教育大女婿,以后不要在她面前谈论这种没有发展前景的人家。

几番对话下来,刘青山就已经大概地看出葛桂兰的为人。

看到人家吃好的喝好的就说人家是嘴香屁股臭,知道谁家买车了就说早晚得出车祸,总之就是看不得别人比她过得好。

而对于靠坑绷拐骗「抖」起来的人家,她又是满怀敬佩之情。“不服不行!”这就是她对「有能力」者的态度。

然而季卫国却仍然是一副只关注牌面的样子。刘青山找不到机会,只得没话找话的向季卫国讨好的问道:“伯父,你家小院环境很好,布置的也不错,你一定是花了不少心思吧?”

“山不在高,有神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小院不大,有俺就行!”季卫国终于得意的接了刘青山的话茬。

“这院子、房子可不是一般人能住得起的,当初这样的院子在俺们山城可没几家,普通老百姓谁能有这实力,它……”

就在话题说到小院时,佟振东忽然牛气十足地挺起了胸脯,嗓门也放大了许多。

但葛桂兰只斜了他一眼,他便又像个瘪茄子似的堆萎了下去,硬生生地将要说的话咽回到肚里。

刘青山觉得这个话题里好像触及了季家与佟振东的什么隐讳,于是机灵地将话题拐了个弯儿。

“伯父伯母当初给孩子们起的名字怎么都跟秋有关呢,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讲究啊?”

“你是说名字里带「秋」字不好?”季卫国扬了扬眉头。

“不是不是,我不是这个意思!”刘青山急忙解释:“「秋」字挺好的,比如「秋月」这个名字就非常的有诗意。我是说您当时为什么会选用「秋」字来给孩子们取名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