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婚眼花(39)

作者:头婚眼花 阅读记录

“再说秋月家已经不是农村的了,他们家现在都是住在城市里的,是市民而不是农民!”刘青山愤愤着。

“呵呵,你以为他们住在城里,挂上城市户口就可以成为一个地道的城市人儿了吗?而且他们家住的那是什么市呀,充其量还只是个挂着城市招牌的小县城,一个小小的山城,还没有块巴掌大。你以为给猴子穿上衣服它就成个人儿了么!”刘翰林以嘲弄的口吻回击着儿子。

“你——”刘青山被气得说不出话来,神情愈发像个斗鸡一般。

赵红梅听到老伴儿的话也是觉得不妥,她插话纠正道:“老刘,请注意你的素质。不管怎么说,你也是个当过人民教师的人,有你这么打比喻的么!”

不过她转过头来又接着老伴儿的话头对小儿子说道:“青山啊,你也不是不知道,他们那地方都是什么民情民风啊?各方面的素质实在是太差了!想要让他们在短时期内提高素质修养,还是非常有难度的。”

“对,比登天还难!”刘翰林情绪激动的补充道。

刘青山的父母对山城人的评价并非是主观臆断空穴来风。

就在两三年前,他们和几个老同事去山城的一个风景区旅游,一路之上火车转汽车的种种经历让他们刻骨铭心难以忘却,并再一次验证了关于地球上流传着的山城人劣根性的段子,原来竟然都是那么的形象生动与准确。

不用说其它的,单从山城人乘车时所表现出来的素质看,真是令人不敢恭维。

在山城市里乘车,人们从不知道要排队候车;

车只要一进站,哪怕是只有几个人,男女老少也要蜂拥而上如同败兵逃命;

无论是在火车上还是在公交车上,上车后吸烟、吐痰、亮脚气的,大呼小叫、撩闲生事的,无不是操着一口正宗口音的山城人。他们极尽所能地把整个车厢糟蹋个遍,怎么看都不像是人呆的地方。

而最要命的是山城人的头脑里从来就没有「让座」的这个概念。

无论是面对抱着婴儿的妇女,还是腿脚不便的老人,亦或是各种类型的残疾人,坐着的人就是没有起身让座的习惯。

第16章

突发状况引出一步臭棋 02

那天刚巧就让刘家老两口和同事们赶上了这么一出:有个怀孕的大肚子妇女上车后就站在了一个专门给「老弱病残孕」准备的爱心椅旁,而那把爱心椅刚刚就被一个中年男子腿脚麻利地给「占领」了。

抢到座位之后,这个大男人就如同一坨没有骨头的烂肉堆坐在那里。

最可气的是他看着旁边站着的孕妇竟一点羞愧感都没有,反而是歪着脑袋直视着这个孕妇的眼睛看,而且是一脸非常得意地笑容。

那神情仿佛是在说:你看看,你就比我慢了一步,结果没有座了吧!

接着更令人发指的事情发生了,这个中年男子竟掏出香烟吸了起来,并且还把一口口的烟雾吐向那个孕妇。

然而,这一幕在这个喧嚣的车厢里真是太平常不过了,它根本就不是个重点,也丝毫未引起车厢内其他山城人的关注或留意。

正是亲历的这一切,让刘翰林夫妇对山城的坏印象始终是耿耿于心而不能释怀。刘青山听着父母历数着山城人的种种不是,哑口无言,毫无反驳之力。

“人和人不一样,你们不也总是夸秋月是个难得的好姑娘吗?”刘青山仍在努力着,他要说服父母。

“好姑娘是不假,秋月这孩子正因为从山城出来得早,所以才没受到那些不良习气的沾染。不过这个「好」你应该看清楚是对谁而言的。”赵红梅不禁后悔,当初就不该让他们交往。

那时她觉得秋月是一个懂事、孝顺的女孩,所以才对青山的行为有所默许。

而且能够同意青山带秋月回家来吃饭,也不过是因为心疼秋月的瘦弱,只是想着能够让那孩子多补充些营养改善伙食罢了。至于两个孩子的关系,她也明确过,且限于普通朋友相处。

“不管怎么说,你年纪还小,有些事情不能一下子看得明白,终归还得依靠我们当老人的指点。就说感情吧,这怜悯、怜爱之情不能等同于恋爱之情……”她苦口婆心的劝导着,希望刘青山能够冷静的分析自己和秋月的感情。

“也许您说得对,但是眼下我和秋月已经发展到恋爱之情了,而且还爱得死去活来。”

“你看他那模样,哪像个快奔三十的人,都是你惯的!”刘翰林受了儿子的刺激,却转而将怒气撒向了老伴儿。“到底是老儿子,跟大的就是不一样,太不懂事了!”

父亲的一句话,把刘青山又惹毛了,他最不愿意的就是被总被父母拿来和大哥做比较。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