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婚眼花(49)

作者:头婚眼花 阅读记录

挨了好一顿臭骂,又破了财,还得供饭,而且还要给人家包饺子。

这可真是熊瞎子敲门——熊到家了。都怪青山这倒霉孩子引来无妄之灾,刘翰林和赵红梅憋了一肚子的火。

大家伙正准备开动,季卫国却又叫了暂停。“我说老哥哥,有酒没有啊?白酒,要高度的。”他不仅要吃,还要喝,想得还挺全乎。

这下倒把刘家老两口给闹了个不好意思。刚才还是冤家,现在就要变成亲家,并且还要同桌共餐,他们还没从错乱的场景中把身份角色转换过来呢,哪里会想得那么周到。

刘青山赶忙起身,到酒柜里顺手拿出来一瓶老白干放到桌上,正要去取杯子,却被父亲叫住了。

“不是这瓶!”刘翰林起身把老白干放回酒柜,伸手打开最上面一层的柜门,又掏出一瓶酒来。

这可是刘青云在春节的时候孝敬他的,一直都没舍得喝。

现在既然要请季家人喝酒,就要让人喝好喝足,而且还要把最好的酒拿出来分享,这就是他的做人风格。

季卫国眯缝起眼睛盯着那酒瓶子一看,哎呀妈呀,竟是茅台!

这份意外的口福让他大喜过望。啧啧,想当初佟铁山也就请他喝了瓶二锅头,还把他给美够呛。

但比起这个来,那价钱就差起十万八千里啦。看起来刘家还是比佟家有潜力。

“哎,这就对了嘛!俗话说得好,饺子就酒,越喝越有!”季卫国摇头晃脑,“只是……这个……现在喝了怪可惜了的!”他不停地咂着嘴。

刘翰林猜出他的意思,“我那还有一瓶茅台,临走的时候你带着。”他想着季卫国刚才敞亮了一把,自己也不能输给这种货色。

“哎哟,那敢情好!”季卫国脸上乐出了花。

本意是想要省点钱花,没想到又搭进去两瓶茅台,反而赔大发了。

赵红梅心里有一千个一万个的不愿意,却又不能明说。她不满地瞥了丈夫一眼,用长长地鼻息声排遣着心中的忿闷之情。

葛桂兰没管这个那个,伸筷就开吃。刚才连哭带嚎的太消耗体力了,肚子早就饿得咕咕直叫,她急着垫底儿找补。

饺子进了嘴儿,酒也下了肚,饭桌上两家人又回到了礼让的状态。也许是两万块钱的能量发挥了作用,原本顶着牛的气氛也逐渐缓和下来。

刘翰林和赵红梅本来不想搭理季家老两口,只想让他们赶紧吃完走人。

但架不住季卫国和葛桂兰一个劲儿上赶着的没话找话,两家老人终于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了起来。

说着说着,就说到了孩子的名字上面。季卫国说:“刘青山的名字取的不是太好,这孩子将来容易犯说道。名字可不是瞎取的,太有说道了!”

赵红梅不爱听了,“你说的这是什么话!我孩子的名字怎么不好了?哪里犯说道了?”

刘翰林怕再吵起来,忙圆场搭讪:“老兄弟对姓名也是有研究的?”

葛桂兰插话道:“何止是对姓名有研究,什么周易八卦,奇门遁甲,俺家老季那都是老有研究了,给人算命可准了,杠杠的,谁也不好使!”

刘翰林赶紧陪上笑脸:厉害!

季卫国被老伴儿这么一吹捧来了精神,接着道:“青山这个名字将来倒是可能加官进爵,不过也可能有牢狱之灾,往严重了说,没准以后要挨枪子儿哩!”

刘翰林和赵红梅听了,没好气地笑了起来,他们知道季卫国说这话的出处。

刘翰林摆手道:“老兄此话差矣,此「青山」非彼「青山」。在这世界上有一样名字的人多去了,但不见得命运都是一样的,不管怎么说,生辰八字对人的影响还是有区别吧!”他无非就是投其所好,顺嘴说说而已。

“哦!”季卫国的小眯缝眼马上瞪大了:“难道老哥哥在这方面也是行家,如此看来大家都是同道中人咯!”

刘翰林受不了秋月爸爸的酸相,摆手一笑。赵红梅解释说:“这俩孩子的名字都是他们的爷爷给起的,老人是想告诉子孙后辈,人要亲近自然,做事也要遵循自然。

做人做事要行如云,稳如山。一句话,就是要道法自然。此中的奥妙恐怕后辈人是很少能吃懂喽!”

季卫国更是把眼睛睁得老大:“有句话说得好,小隐于野,大隐于市。老爷子真乃高人啊!”

说这话时他和葛桂兰对视了一下,眼神中交流着某些想法。于是葛桂兰又急忙插话:“那老爷子现在在哪里?”

孙红梅叹了口气:“我和老刘的父母均已离逝,都不在了,子欲孝而亲不待啊!”

季卫国两口子刚刚坐直的身体又放松地向后靠去,葛桂兰更是自语道:“好,没了好哇!”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