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婚眼花(66)

作者:头婚眼花 阅读记录

“怎么的!青山连个饭碗都洗不明白,不能够啊!俺就不相信青山不会洗碗。那什么,青山你今天就给你伯母长个脸,把碗都刷出来给他们看看!”葛桂兰自以为是地耍起了小聪明。

刘青山一开始也没多想,起身就要下地去干活。可当他把脚踩到地上后才反应过来,葛桂兰这是在忽悠自己啊,看穿了把戏的他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伸手去洗碗,无异于就是承认自己的智商还处于幼儿园的水平。

但要是再退回去的话,就会被秋月的家人认为是个废物。

正当他踌躇着不是如何是好的时候,苗苗拿着一本画册误打误撞地过来解了围,小丫头非得让他讲讲书上画的故事。

那画册正是刘青山送给苗苗的礼物,精品套装总共有十二本,全都是幼儿启蒙的童话故事。

小家伙刚收到礼物时高兴的不得了,手舞足蹈地直喊“谢谢小姨夫!”这让刘青山产生了一种提前上岗的感觉。

秋菊带着秋月收拾了饭桌,又把碗筷都洗了出来。而秋季却什么也没管,吃饱喝足的她歪着头坐在暖烘烘的炕头里,边抠着脚丫子边观察着屋里的每一个人,那做派就如她父亲的翻版。谁也不知道此时此刻她的脑瓜子里在想着什么,亦如对她的父亲。

临近午夜时分,外面的爆竹声愈加猛烈起来,缤纷的焰火映满夜空。

已经睡了一小觉的苗苗醒来后又缠着「小姨夫」,嚷着抱她出去看烟火。

节日的氛围再加上酒精的作用,使得刘青山早就忘掉了秋天挑衅造成的不愉快。

他也像个孩子似的蹦了起来,抱着苗苗兴奋地对大家喊道:“快走啊,趁着热闹咱们也放鞭去。”

然而他却尴尬的发现,自己的举动并没有得到任何人的响应,大家都在原地斜眼瞅着他,就跟瞅个外星人似的。

秋月拽了拽青山的衣襟,让他先坐下来吃瓜子。季卫国这才不紧不慢地说了一句:“还没到时辰哩,急个啥!”

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如暴雨敲打在铁皮屋顶,密集而强烈,将电视机里正在播放的春节晚会声音完全给遮掩住,就看着画面里的人光张嘴,根本就听不清在说什么唱什么。

轰隆隆的大炮仗此起彼伏地迸发着威力,将门窗的玻璃都快震碎了,坐在屋里的人互相之间需要很大声的说话才能听得清楚。

什么事情也干不了,百无聊赖的季家人只能像闹耗子似的「咔咔」的嗑着瓜子打发着时间。

地面上渐渐的铺了一层瓜子皮,间或露出一些桔子皮和糖果的包装纸,犹如田野里开放着的朵朵小花。

刘青山听着外面放得热闹,心里像长了草,他想:除夕放鞭炮也就是这个时候呀,怎么还规定另有时辰,这是什么规矩?

季卫国像是看出了青山的心思,轻声的自语道:“年轻人做事就是欠思虑,也不难为你们啦,想看热闹就出去看吧!”

他挥手示意大家可以出去看烟花焰火了。大家这才鱼贯而出,喜洋洋的在院子里看起了热闹。

山城人对除夕燃放爆竹很是热衷,并且有着当地独特的讲究。

他们认为谁家放的鞭炮越多,持续时间越长,就证明了谁家越有实力。

说白了,这就是邻里间一种斗富炫财的手段。往往由于这种无聊的长短争夺,有人会在几个月里都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也有人会整整一年都觉得自己矮人一头。

所以每年的此时,各家各户都是铆足了劲的「烧钱」。看似热闹非凡的壮观之下,却是一场关于家庭荣耀的暗战。

眼见着夜空中的光亮越来越少,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也越来越小,人们燃放爆竹的声势稀稀拉拉的逐渐衰弱下来,浓厚的硝烟正待慢慢散去。到了此时季卫国才如军队的首长般挥了挥手,下令道:“去吧……”

季秋天和佟振东立即领命,把屋内炕上的大纸箱子搬了出来。

他们从箱子里倒腾出十来挂一千响的大红鞭,以及整整一大捆的双响炮,足有五十多颗。

还有几捆「魔术弹」、「闪光雷」等手持式烟花。“留几挂鞭,明儿个和初五还要放哩。”季卫国提醒着。

敢情我刚才是坐在炸药桶上了!刘青山不禁后怕得出了一身的冷汗。

正当别人家的鞭炮燃放殆尽,一切就要归于平静的时候,季家院子里的鞭炮秀却刚刚开始上演。

随着季卫国的再次一声令下,季家人欢呼着将炮焾引燃,辞旧迎新的爆竹声再次响彻起来。

激烈的鞭炮声与绚丽缤纷的烟花交替地笼罩着季家的小院,周围的邻居们都能清晰的听到季家人那热烈的欢呼声。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