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着(4)

作者:薛显文 阅读记录

可惜没有邮递员来传情

哎~~~~

等到千里雪消融

等到草原上送来春风

可克达拉改变了模样耶~~~

姑娘就会来伴我的琴声

当母亲唱到“想给远方的姑娘写封信耶~~~可惜没有邮递员来传情”,李思筠特别喜欢这句歌词的意境,她就会跟着母亲轻轻哼唱。思绪随着母亲的歌声飞到了那她从未到过,也许梦境中似曾相识的遥远的辽阔的大草原。

多年以后回首往事,李思筠最怀念的是母亲唱歌的时候。无论是母亲一边干着家务一边哼着歌,还是干完农活之后坐下来在院子里拥着姐弟俩乘凉完整地唱上一首歌。那都说明家里很和谐,没有病痛,没有家暴,没有什么大的烦心事,在母亲的歌声中,姐弟俩心里舒畅极了。

作者有话要说:

故乡的山水、美食、风土人情,叫人念念不忘。

女孩子一定要独立

童年温馨的记忆实在是太短暂。在思筠大多数的记忆里,母亲身体孱弱,思筠几乎是在母亲生病痛苦的“哼哼”声里长大的。只要母亲一生病,痛苦的□□声细细地传来的时候,父亲就会愁眉不展地报怨和训斥,有时两个人还会撕打在一起,接着是母亲呼天抢的哭叫声。很多时候,思筠恨不得代替母亲生病,这样父亲母亲也许吵架会少一些,家里能安宁一些。

母亲从小长在一个姊妹众多的家庭里,那时的中国温饱还没得到解决,她只念了两三年的书,就要回家帮忙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外公是位教师,家里还是有些闲书可以看的。母亲悟性极强,可以读懂《红楼梦》,这也是她毕生最爱读的书。

思筠母亲和父亲是相亲认识的,父亲对瘦瘦弱弱颇有些林黛玉弱柳扶风气质,又有些文艺范的母亲一见钟情。即使奶奶强烈反对,她觉得儿子的相亲对象看起来身体不好,脸色蜡黄,又很瘦弱,瘦得肩胛骨都有点突出,一看就是个病秧子,但思筠父亲也坚持娶了她。而母亲原本对举止有些粗鲁的父亲是看不上的,母亲嫌弃父亲不斯文,比如去她家时也不敲门,直接一把把门推开。母亲当时已二十五岁了,即使那时提倡晚婚晚育,也已经是大龄女青年了。在娘家待着也十分不好过,被外婆娇纵的大舅总是欺负母亲。有次,母亲从很远的地方挑了一担米回来,吃饭的时候,当时十来岁仍很顽劣在家里称王称霸的大舅对着菜碗啐了一口痰,母亲饿极了又气不过呵斥他一句,重男轻女的外婆却袒护着舅舅,母亲于是痛下决心嫁了。然而嫁给思筠的父亲之后却开始了“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的日子。

要强的母亲无处可诉她的痛苦,年幼的思筠便成了母校的倾诉对象。“我想离婚好多次了,可是离婚最伤害的是你们两个小孩,我身体不好,又没文化,挣不了什么钱,怎么供你们上学。如果你们都判给他管,我又怕他再找一个继母对你们不好,所以女儿啊,女人不独立,都做不了自己命运的主人。你一定要好好读书,要独立!只要你能读,砸锅卖铁我都供。”

母亲的话时时鞭策思筠,自上小学起,她就很勤奋,加上悟性不错,几乎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每次考试后,她拿回来的成绩单几乎从不让母亲失望。年轻时候美丽又能歌善舞的母亲由于生活的操劳,脸上早早地写满了岁月的风霜,看思筠成绩单时总是露出难得的喜悦,“好孩子,又是第一名。”但是父亲却不屑地看一眼成绩单,说:”现在还是小学,能拿第一,等到了初中就不行了,女女孩子智商就是不如男孩子,女孩子数理化不行。”

母亲生下思筠之后,紧接着没多久就怀上了,父亲特别害怕这一胎又是女孩,每天拿一根什么草算卦,看看这一胎是不是还是女儿。他还天天在母亲耳边念叨:“你要是生个儿子,我就每天砍很多柴火,干很多的活,如果你再生个女儿,我就什么也不干了,整天出去打牌。”

父亲甚至还跟同村一个人约好了换孩计划,因为那个人已经有了一个儿子了,老婆也是怀了第二胎,第二胎如果是个儿子,思筠母亲又生个女儿的话,就把孩子对调来养。“真是荒谬至极!”等思筠稍大一些,母亲就开始对思筠倾诉父亲爸的种种不是,并且把这段往事告诉思筠时,年少的思筠,心里便涌出一种难以名状的悲哀和愤慨。母亲压力很大,一直犹豫着要不要去打胎,周围的人也评论着,说母亲的肚子是尖的,一定是男孩。但父亲天天算卦,说没准又是女孩。母亲在这种纠结不安中艰难地熬着,后来实在扛不住压力了,决定去打掉腹中胎儿,但那时由于胎儿大了,再打掉风险很高,医生强烈建议放弃打胎,于是在思筠父亲的念叨中熬到了弟弟李松的出生。

上一篇:三月 下一篇:春天的第一场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