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他不想考科举(69)

作者:阿宝是个宝 阅读记录

随着一阵铜锣声响,天光大亮,考生们开始启卷答题。

县试共考四场,每场考一天,当天答题当天交卷。

第一场为正场,四书文一道,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这些题平日里郑夫子都有让他们练习,做起来并不生疏。

首先做的是那道四书文,蒙真看了一眼题目:为君子儒。

以此为题,做一篇不少于三百字的文章。只是这文章不是随随便便写的,而是按照一定的格式,即八股格式。

为君子儒,出自《论语·雍也》:“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意思是你要做一个高尚的读书人,不要做遭人唾弃的读书人。

蒙真看着这四个字,脑子里构思一番,文章大概有个眉形了,他才在草纸上一笔一划仔细书写起来。

县试考试共发了两种纸,答题纸和草纸,草纸用来构思文章,答题纸为正式答题时所用。

待草纸上的文章做好了,蒙真细细检查一番,不合意的地方他做了些删减增添,一直到他满意无错漏了,他才在答题纸上仔细誊写。

这誊写也是费工夫的,本朝科举考试制度严格,不仅对作弊者严惩不贷,就连考卷也有严格要求。

卷面须得整洁,全文小楷书写,不得错字漏字,不能在试题纸上随意涂改,不然会被考官当成污卷,从而落选。

是以,蒙真丝毫不敢马虎,一道四书文写下来,乍暖还寒的二月里,他身上竟渗出一层密密细汗来。

而这还只是最初级的县试考试,后面还有各种大考,想想何其艰辛不易。

四书文写完后,蒙真揭开考篮,啃了几口饼子,水都没喝一口,又开始写另一道五言六韵试帖诗。

五言六韵试帖诗也有相应要求,虽不用像四书文那样用八股格式,却要求仄起平收,对仗押韵。

诗题:赋得「秋日悬清光」,得「清」字。

试帖诗又叫赋得体,意思就是所做的诗里必须出现“秋日悬清光”这五个字,并且以“清”字做韵脚。

蒙真看着诗题,手里握着笔,渐渐陷入沉思。若非这一年在书院接受学习,光凭自己在家里瞎琢磨,他定是做不来这科举考题的。

他想着郑夫子课堂上关于试帖诗的讲解,思路清晰,下笔有神,用了不到一个时辰便将一首五言六韵试帖诗写妥帖了。

此时天色尚早,差不多申时,已有考生开始交卷。蒙真看了看自己的试卷,既已写完再无涂改的可能,坐在考棚里也是无济于事,他便提前交了试卷。

这时,考棚外已聚集了好些考生,待到达一定数量后,龙门开放,考生们有秩序分批出场,此谓之放排。

蒙真从县衙里出来,蒙鸿已候在外面多时。蒙鸿是前日回家来的,他爹县试,他这个做儿子的比当事人还要兴奋紧张。

“怎么样爹,感觉如何?”蒙真一从门里出来,蒙鸿便赶上前问。

蒙真看他一眼,面无表情:“没感觉。”

“没感觉?”蒙鸿一愣,随即笑道,“那便是考的不错。”说着从他爹手里取过考篮,搀住人胳臂,“走,咱们回家去。爹晚上想吃什么,儿子给您做。”

蒙真有气无力道:“随你,做什么都可以。”考试期间他只啃了几口饼子,这会儿身体发虚,想着回家躺床上睡一觉,再吃一些好吃的。

二人回到家里时天色尚早,蒙真简单吃了些东西,便躺床上睡觉去了。

县试共考四场,考试成绩隔两日揭晓,发案上只写坐号,不排名次不写考生姓名。

二月初九日,蒙真由蒙鸿伴随着来到县衙门口,一众考生挤在衙前查看考试成绩。

蒙鸿将他爹安顿在衙前的一棵大树下,要他爹在此等着,自己则挤进人群帮他爹看成绩。

过了一会儿,蒙鸿自人群里挤出来,蒙真问道:“怎么样,上面有我吗?”

蒙鸿笑道:“恭喜爹,榜上有名。”

蒙真心下欢喜,过了就好,去年他来参加县试第一场就被刷下来了。

这回开场考过,心里就跟吃了几礶蜜一样甜,人看着精神许多。

二月初十,县试第二场。

第二场为招覆,试五经文一篇,律赋一篇,全文字数不得少于三百字,并且要求卷面整洁干净,不得随意涂抹添改。

得亏于平日里训练有素,蒙真面对这些考题才不至于慌神,两道考题如第一场考试一般,到申时便都写完了。

接下来便是交考卷,考试成绩两日后揭晓。紧接着又是第三场第四场,第三场称再覆,试四书文两篇,律赋一篇。第四场连覆,四书五经文各一篇,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

待四场考试全部结束,蒙真回到家已是筋疲力竭,一动也不想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