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契约婚姻(55)

作者:九州大人 阅读记录

这就没办法了,当家长的哪能拗得过孩子,不让他们去吃吃苦,他们是不会懂得父母的苦心的。

有些家长无奈之下松口了,还有些不信邪地把人揪回家关着继续劝。

柳小六看得直咂舌,跟场闹剧似的。

乐善麻烦他来跑一趟,临走送给他两盒鱼罐头尝鲜。

柳小六没想到还有这种东西,现在他们村外的河里已经捕不到什么鱼了,剩下的都精得很,守半天都难弄一条,这两盒罐头拿回去正好可以让全家打打牙祭。

过两天,院里那几个坚持要下乡的年轻人背上行囊意气风发地走了,据说是去北边的草原甸子放牛放羊。

家长们非常不看好,“草原上是那么好待的吗?我等着瞧他们能在那儿待多久!”

大家纷纷开始劝孩子还小,过去吃点苦也好,正说着,楼上突然传来一阵哭声,然后有人蹬蹬蹬地跑下来大骂。

“小兔崽子,关着你是为你好,你竟然还敢撬窗偷跑,有本事这辈子都别回来——”

众人一听这骂的内容都明白怎么回事,被关着的跟着跑了呗。

经过这一次,之后他们院里再有年轻人想要去当知青,家长们能劝的就劝,劝不下的也只能随他去了。

就在踊跃报名的知青坐上火车走了两拨后,柳小六又过来一趟,带来一些东西。

“乡下榆钱子长出来了,槐花也开了,这两样都是能吃的东西,你看要不要?”

柳小六说着拉开袋子,露出里面青绿色的榆钱和白白软软泛着甜香气的槐花,两样东西分开用小袋子装着,采摘得十分干净。

时仲对这个没什么感觉,乐善却看得眼睛亮起,赶忙说要。

榆钱子暂且不说,槐花可是她爸的最爱,伍叔也喜欢吃,再有几天就是清明节,她可以做点榆钱饼和槐花饭去陵园祭拜,顺便也能给伍叔送去一份解馋。

当然,东西她不白要,问柳小六想换什么。

“粮食!”

柳小六的答案不出乐善二人的意料。

榆钱槐花再能吃也抵不上实实在在的粮食,况且这两样不掺粮食单吃的话,吃再多也不顶饿。

因此柳小六这次过来主要是想看看能不能拿它们换粮食,本来没抱多大希望,没想到乐善还真肯用这个跟他换粮。

柳小六十分感动,对方变相接济他这份恩情,他在心里记下了。

乐善给他换了十斤红薯,建议道:“城里虽然也缺粮,但是家里富裕的不是没有,你可以试着再弄点榆钱槐花过来,看有没有人好这口的。”

如果有人喜欢且不缺粮食,说不定也能跟她一样愿意拿粮食来换。

柳小六受到启发,迫不及待地告辞去张罗。

小楼院里关注他的人不少,见他这次是拎着东西过来的,都忍不住心生期待,人刚走他们就跑来乐善这里打探。

乐善没有瞒着,拿出榆钱和槐花给他们看。

“只有这些?”大家再次失望。

乐善点头,“只有这些了,乡下日子也不好过,我给他换了点粮食回去。”

众人露出了然之色,原来是过来打秋风不好空着手啊。

打发走他们,乐善关上门开始做饭,趁着榆钱槐花还算新鲜,得赶紧把它们处理了。

时仲不会做这两样东西,只能乐善亲自动手。

而且这是为父母大哥做的,她也想自己做给他们吃。

榆钱饼和槐花饭做起来都不难,清洗干净后一个和面放盐上锅烙,一个拌了面粉蒸熟加调料就成。

不过乐善在做榆钱饼时额外刷了油,把饼煎成两面金黄的样子,吃起来香喷喷的。

另外槐花里她掺的是富强粉,蒸好后加油加辣椒酱,尝一尝还是儿时的味道。

时仲两样都尝过后,跟乐善全家一样,最青睐的还是槐花饭,榆钱饼吃是可以吃,就是不怎么喜欢。

东西做好,乐善留下一半,再一分为二送给伍叔尝尝,另外一半装在篮子里,等到清明节那天带到陵园当祭品。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年后发生了那么多事,原来不知不觉已到清明。

清明这一天没下雨,只是天气比较阴沉,有点倒春寒。

乐善一早起来准备妥当,带上时仲去陵园祭拜。

这回他们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没有带纸钱香烛,除了篮子里提前备好的祭品外,等到了陵园门口时,他们又买了一束花祭奠。

要说的是这次的花竟然是真的,也不知道是从哪里采来的。

花中有白菊,乐善照样选的它,拿到父母大哥的墓碑前,与他们叙叙家常说说话,再请他们尝一下她做的榆钱饼和槐花饭。

讲到动情处,天上没有下雨,她脸上却慢慢湿润了。

时仲这时走到她身旁,试着将她抱在怀中安慰。

可惜她顶他一个半,他没能抱住。

“…………”

乐善默了默噗嗤一声笑出来,什么感伤都没啦。

作者有话说:

二更来啦(≧▽≦)

九千打卡完成,大家晚安么么啾

第39章 春来

时仲脸上微窘, 见乐善展露笑颜,下意识想要松开手。

没想到乐善这时候顺势一搂,直接把他反抱进了怀里。

漫天的温暖包围过来, 似乎还能透过衣裳感受到她的体温和绵软, 令时仲瞬间僵住, 脸上发烧。

“姐……”

大庭广众之下,这不太好吧。

时仲左右看看,别别扭扭地想挣扎,力道又轻飘飘的跟挠痒痒一样。

所以乐善也没放开他, 抱住埋头闷闷说:“就抱一下,我很快能缓过来。”

说抱一下,还真就抱了一下。

在时仲看来, 也就几秒的时间, 她便松手放开了他。

时仲意外地没有感到轻松, 反而心里还有些空落, 让他终于意识到什么,垂下眼不敢看乐善, “姐,你好点了吗?”

乐善深吸一口气,再缓缓吐出来,点点头道:“没啥事, 咱回去, 看着要下雨了。”

他们出来时可没带雨伞, 就时仲这小身板, 别半路上淋了雨。

两人离开陵园, 趁着雨还未落下, 骑车急忙忙往家赶, 半道上正好遇到载着年轻男男女女的大车走过,行人纷纷为其让路。

乐善也下车让到路旁,看见车上挂着写满标语的旗子,知道这是又一波报名下乡的知识青年。

不管他们有没有思虑周全,其实能有这个勇气也挺叫人佩服的。

乐善心中感慨,听到旁边的路人嘀说:“这都是第三批了,不会要把城里的年轻人都拉去乡下吧?”

另有人接话:“那不可能,这才多少点,城里就是人口太多了,需要吃的粮食太多,政府负担不住。”

原来不是没有明白人,大家心里都清楚。

乐善等到大车远去,周围聚着的人群散了才继续和时仲朝家走。

时仲回来后有点沉默,乐善发现不对问起原因。

时仲看着她,眼睛里闪过什么,话里却道:“姐,路上他们讲的你也听到了。”

乐善点点头,“是啊,怎么啦?”

“那你说如果自愿报名下乡的人走了几批后,仍旧达不到上面想要减少的城市人口数,他们会怎么做?”

大概会强制,到时会发生什么,谁也不能预料,有可能会混乱起来。

本来就已经够乱的了,如果再加上这事……

乐善不愿意深想,摇头道:“不至于,没有那么艰难,应该到不了这一步。”

但是随后事态的发展一如时仲预料的那样,自愿报名当知青的人走掉几批后,上面又下发了一道关于这件事的新指示。

城镇居民家中若有尚未参加工作的青年,每户须出一个人支援农村建设。

不少人初初听到都是懵的,好一会儿才搞明白上头的意思,也就是家里如果还有没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会有一个知青指标,这家必须得推出来一个人下乡填这个指标!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