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面超市经营指南(176)

作者:ALAMM 阅读记录

程丹巧以前听去镇上做事的叔伯说过,镇上的有钱人喜欢吃藕粉, 那个粉粉的吃法和葛根粉差不多,都是可以直接加热水冲泡成糊糊。

程丹巧生活的府城多山, 这葛根山上多得是,但是那要长在水里的藕就很少,她活了十几年, 也就只在村长嫁女儿的时候见过那种内里长满了孔洞的植物。

莲藕的价格高昂到就算是村里最富裕的村长,也只舍得在嫁女儿这天咬着牙买上几节,然后切成薄片拌了,分到宾客手里的时候一人就薄薄一片。

这莲藕的这么贵了,那需要很多莲藕才能制成的藕粉价格自然也不便宜,据说好几两银子才能买上一斤,这绝对不是葛根所能够比的。

毕竟葛根满山都是, 这玩意儿根系又发达,随便挖上一小片, 就能得到一大堆。

硬要说起来,弄葛根粉最麻烦的事情, 无非是要花点时间了。

程丹巧不知道, 在云景生活的世界,人工已经成了最昂贵的成本。

因为在程丹巧生活的地方, 人工无疑是世界上最不值钱的东西。

强壮劳动力还好,去镇上卖力气还能换来几个铜板,老人,女人和孩子那是送去给人做白工都没人要的,毕竟他们每天创造的价值还比不上东家一天消耗在他们身上的粮食。

程丹巧生活的村子不富裕,一到冬天,几乎是家家户户都会上山挖葛根。

晒好的葛根粉虽然灰扑扑地不好看,但是能吃,对于贫困的农户来说,只要是能够吃的东西,都值得他们为此付出劳力。

为了筹钱,程家卖掉了家里的两把锄头,所以这些葛根是程丹巧和嫂子、母亲用削尖的木棍跑出来的,最后晒了四五大袋子的粮食。

家里秋收留下来的粮食也卖掉了,这几袋子葛根粉就是他们一家人这个冬天主要的口粮。

云景不明白程丹巧为什么要再三强调袋子里是葛根粉:“我知道,我经常吃,加点枸杞和干果吃味道最好。”

“你不知道,我这里的野生葛根粉卖得可贵了。”说到这里,云景想起了一件事情:“对了,你这葛根是野生的吧?”

程丹巧十分茫然的睁大了眼睛:“这、这葛根还有不是野生的?”

程丹巧迷茫了,这葛根不就是山上最常见的东西吗?漫山遍野都能见到它的身影,这玩意儿难道还有家生的?

怎么想也是不可能的吧,那田地多值钱啊,哪怕是最下等的田地,一亩也值三四两银子了,要是种豆子和蔬菜的话,一年怎么也能得到百八十斤豆子,要是再套种点青菜萝卜,那收成也是很能看的。

这豆子和青菜萝卜可都是能够卖钱的东西,那葛根粉白送给别人都嫌不够好,谁会放着好好的庄稼不种,拿着好好的田地去种那玩意儿?

云景点了点头:“有啊,我们这里就有人专门包山种葛根,然后卖葛根粉,据说效益很不错呢。”

程丹巧晃了晃脑袋,有些恍惚道:“包山啊,那还好,山地不值钱,山上值钱的也就是那些野物,那些东西可不好抓,剩下的无非就是一些蘑菇、笋子,野果之类的,都是不值钱的东西。”

也多亏云景特意解释了一番,不然程丹巧都要怀疑人生了。

山地不值钱,隔壁小山村把属于他们那一半的山林包出去后,十年才三百两银子。

不是程丹巧遇到云景之后就眼高手低不把银子当一回事了,而是隔壁小山村包出去的山林足有好几百亩的范围,三百两银子看着多,落到每一年、每一亩三地上的价格就低得可怜了。

不过就算是这样,周围的村子也很羡慕小山村了。

虽说一个村子基本都是好几十户人家,但是那可是三百两银子,哪怕是除去中间的开销,最后小山村每户人家也能分到好几年银子。

对于普通的庄户人家来说,守着大山也就只是能摘点野果、野菜了,这些东西当季的时候到处都是,几个铜板能买上一大堆,没什么稀罕的。

然而对于云景来说,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她当即反驳:“怎么就不值钱了,那蘑菇干、笋干,一些山里的野果,放在我们这里都是好东西,有钱都不一定能够买到真正的野货,大多都是人工种植的。”

程丹巧平常真的不算机灵,但是这次她却是超常发挥了,十分准确的抓住了重点:“你喜欢?我家里还有很多的干蘑菇,笋干也还有,你喜欢的话我现在就去给你拿!”

原本之前家里缺钱的时候,程丹巧的母亲也想过要把这些东西便宜卖出去的,但是这些市场上卖的人很多,根本就买不上价格,暂时也就没有顾上。

云景放到桌子上的两锭银元宝还泛着银光,哪怕程丹巧现在还没有把两锭银子拿在手里,也不耽搁她已经把云景当做自己的救命恩人看待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