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前镜后(19)

作者:空山迟 阅读记录

车里没开灯,祁一桐就着昏暗的路灯看向杨暹,对方在闭目养神。

空气里有若隐若现的清香,说不出什么具象的形容,有点像潮湿的木头的味道。

不知道是杨暹身上的还是车里喷的。

没过多久,路的前方出现越来越多的光亮,路两边也开始多了铺面,车子驶入了烟火气的聚居建筑,最终停在了一家高档民宿前。

杨暹睁开眼,看了看窗外,转头问祁一桐:“你住哪里?”

祁一桐打开民宿页面的定位,显示不太远。

“我住的地方不太远,我走过去就行了,顺便买点吃的。”祁一桐谢绝了他叫司机开到自己民宿的善意。

杨暹倾身看了眼她的手机界面,显示步行十几分钟。那姆戏剧节前后十分热闹,即使是夜晚街上也有很多人,再加上他也坐了一天的交通工具,很是疲惫,于是没有强求。

下车的时候,祁一桐特意检查了行李箱,确定是自己的才拿走,杨暹似笑非笑的瞥了她一眼,她脸热腾腾的,装作没瞧见。

二人就此告别。

祁一桐就着导航找到了自己订的民宿,沿途随便找了家店打包了一份鸡丝米线,简单打发了到苍市的第一餐。

等到洗漱整理完躺到床上,已经快十二点了。身体上十分疲惫,精神上却意外的清醒。

祁一桐想起还没转车费给杨暹,翻出手机,点开了聊天框,将钱转了过去。

等了一会儿,没有回复,想来应该是已经睡了。

祁一桐在聊天框删删减减,最终只发了一句:谢谢你的小饼干,晚安。

想起他笑她肚子叫时弯起的那好看的桃花眼,祁一桐鬼使神差的又加了个猫猫鞠躬的表情。

理所当然的,还是没有回复。

祁一桐丢开手机,房间里加湿器喷着细碎的烟雾,发出微弱的震动,祁一桐就在这震动里,开始回想今天波折的一天,想着想着又绕回到杨暹身上。

没有办法,这个人好像只是站着什么也不做,都有很强的存在感。

祁一桐不知道他的年纪,但是他身上有一种介于少年与青年之间的气质,当他不笑时,他就像是泡在天湖里坚硬的石头,冰冷而危险,时刻提醒着你他不欢迎你的靠近。

但他笑起来时......

祁一桐抱住床头的枕头,将脸陷入松软的棉花里。

他笑起来时,就是春风化雪,好像你做什么事,都可以被接纳,被原谅,尽管你知道,那只是一个温柔的陷阱。

这真是一个,全身上下都...很危险的人。

祁一桐在进入梦乡前,迷迷糊糊的想到。

第九章

次日,祁一桐睡到自然醒。看了眼手机,上面有几条未读消息。

其中两条来自杨暹。

杨暹:收取转账。

杨暹:祝你在那姆玩的开心。

祁一桐用手指在屏幕上点了点那个“开心”,退出了聊天框。

其余消息来自在戏剧节做志愿者的胡棠。

胡棠是祁一桐学校的戏剧社社长,当初社团招新时把路过的祁一桐半哄半骗的拉进了社团,带着她看了不少的戏。

胡棠在消息里说今天是开幕式,这几天是那姆最热闹的时候,能遇到很多艺术家和明星演员,让祁一桐趁这个时候多出去转转。

祁一桐回复了几句,看看时间,简单收拾自己后就出了门。

苍市所在的省份是个旅游大省,那姆镇虽然历史悠久,风景怡人,但相比另一座更大的4A景区古城,显然又有些不够看,因此只能算是个小众旅游点。

直到十年前当地文旅开发找到现在的戏剧节发起人——国家宝藏级的几位戏剧大师,花了很大的经费,在这个被誉为天空之镇的地方埋下了戏剧的种子。

经过多年的扶持,那姆戏剧节已经成为了国内的一个文化盛宴。

每年的8月到9月,天南海北的戏剧爱好者、从业者以及戏评人、媒体都从各地赶来,共襄盛事。

祁一桐下楼时看到民宿前台有几个年轻人正在前台办入住,走在小镇的街上也随处可见拉着行李箱的行人。

到了戏剧街区的入门口,已经是上午九点。

检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祁一桐挤在迂回的、密不透风的队伍里,已经初步感受到了戏剧节的威力。

虽是叫做戏剧街区,实际上是个总面积四平方公里的景区,相当于一个环球影城的大小。

每年戏剧节期间都有一百多个演出剧目,数千场次的演出。

今年除了31个特邀剧目,18个新锐戏剧家竞演剧目外,都是嘉年华的街头演出,整个戏剧景区全都是嘉年华的演出区域,行走在街上,随处可见艺术表演。

此外还特设戏剧峰会、对话讲座、艺术集市、篝火围读会、以及凌晨开设的帐篷音乐现场等等活动,如同一个盛大的游乐园。

上一篇:娓娓 下一篇:青青魔尊,悠悠我心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