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宠队长快乐你们想象不到(55)

随后抡臂暴扣!

“轰!”

篮球被灌入篮筐,落在地上。

他单手抓在篮筐上,悠了一下,才悠然地轻盈落地。

几乎没有间歇的,掌声便为他响起。

杭阳还没走到自己的篮筐下,那边球就进了,当即站定,给了阎琰掌声。

没有对手拦截,没有防守,这球看似进的简单,却是对整场局面的判断和预估,也是沉稳的表现。

在杭阳眼里,阎琰最值得称道的绝不是他的长相和身高,而是那份远超他当前年龄的镇定沉着。

这如山如岳般的个人特点,又是个大前锋的身份,会给人一种手持重剑劈砍砸挥的厚实感。

非常好。

阎琰进了一球,全场掌声雷动。

爱好者们一边鼓掌一边点评。

“新人啊。”

“这新人不错。”

“虽然才开始,但回味刚刚的一系列动作,每一步真的很稳,连贯性很强,有非常优秀的质感,很有点一队的那个感觉。”

“也没那么夸张,才进一个球就往死里夸,看看再说。”

白方进球,先拿3分。

黑色球服是杭阳他们队的对手,篮下的防守到位后,捡起篮球出了底线准备发球。

中场开始活动了起来。

真正激烈的比赛这才开始。

斯篮搏是一个看似和篮球一样,但实际上无论是赛制规则,还是球员在赛场里的运动轨迹,都和篮球有着明显的差别。

就比如此刻。

篮球更多是在中场活动,因为这也是规则里,比赛双方有着最大自由的地方。

持球者一旦进入蹦床区,就是防守和射手的一对一对决。

防守可以打飞除了三分球以外的任何一次进球,哪怕篮球下一秒就进入篮筐里。

但与之对等的,就是己方的队员不能再干扰对手的进球,想要阻挡对方,抢回篮球,他们只能在中场完成。

这过于狭小的厮杀圈,因为过于激烈的原因,碰撞就变成了无法避免的事情。

后来,从正面碰撞持球者,抢夺篮球,就成了允许的规则,也是斯篮搏的特色。

前提,是从正面撞击。

斯篮搏是近十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兴运动,最初诞生在米国的一个破旧仓库里,是由一群篮球爱好者为了实现矮个子也能大灌篮的梦想,而研发出来。

所以看似大杂烩一样的规则设定,却带着当前时代的色彩,是年轻人对传统运动的挑衅,也是他们认知下篮球运动该有的爽点。

至少在撞人和灌篮这两个方面的独特规则,让斯篮搏变得危险又迷人,体验拉满。

此刻杭阳就站在篮下,关注着中场的局势。

篮球已经被转手了一次。

黑方拿到球后,却被迅速回防的阎琰正面撞上,犹如火星撞地球的巨大撞击,在球场里生出闷响,伴随的还有对方压不住的闷哼声。

可惜没能把人撞飞,阎琰毕竟瘦了一点,正面对抗二队22岁左右的队员,明显吃亏。

好在拦截有效,对方篮球脱手,被时景在球出侧线的最后一刻拦下。

攻守交换!

转眼,时景又被对方后卫拦下了。

对方后卫也想如法炮制,将时景撞出去。当然可能也只是想要吓唬他一下,或者只是上前抄球。

反正时景是被吓住,转手把球传给了己方后卫陈康乐。

陈康乐转身接球。

没接住!

啧!

被对方的前锋半路截断,再一次地攻守交换。

杭阳在篮下死死盯着,脚步挪动,属于进攻者的DNA在蠢蠢欲动。

就刚刚的两次交换攻守,杭阳能看出八百个漏洞出来,该冲的时候不冲,该传球的时候不传球,眼看着篮球都到了自家手里还没有焐热五秒钟又被抢走,杭阳急的都想骂人。

果然对手的前锋射手拿到篮球后,马上展开进攻。

位置本来就靠近蹦床,转身一步踏入。

到他了!

杭阳目光如炬盯着篮球和手持篮球的人。他从护垫走出来,准备进入蹦床。

这是防守的规则,没有对手进入蹦床区前,他必须在篮筐下面,护垫的上面等待,不能进入蹦床。

事实上,让他提前进入也不会进入。

蹦床看着蹦蹦跳跳很爽,对体力的消耗可比在平地奔跑高多了。

在职业斯篮搏球员眼里,蹦床绝对是让人又爱又恨的“吸血小妖精”,双腿发软绝不只是出现在玩笑话里。

而且防守在护垫上,可以根据形势进场,有一个“垫跳”的过程。

这很重要。

更容易发力,跳的也更高。

防守的难度在于专注力,在于预判性。

最关键是如何在最多只允许两次的跳跃中,在最恰当的时机,飞到最合适的高度,在正确的角度,阻挡对手的进球。

静舟小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