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秦皇汉武直播长寿秘诀(138)

作者:无字惊鸿 阅读记录

所以少年项羽们一扭头,果然对上了叔父核善的微笑。

“哦?你长大了能耐了,还烧书?我倒要听听,你是怎么烧书的。”

【一般人烧书呢,烧就烧了,反正也不是孤本。但项羽同学不一样,他逮着孤本烧。一把火烧了咸阳宫,从此多少书籍失传。】①

少年项羽:!!!

救命啊!叔父要杀了我!啊啊啊!

项羽拔腿就跑,根本不敢停留。但是他也不敢往外跑,他怕外头的百家弟子听到消息追过来弄死他。

所以未来的自己为什么要想不开烧书啊!就算你再不喜欢那些书,它摆在那里也不碍你的事啊!你烧它干什么!!!

成年项羽:“……孤没烧书。”

虞姬欲言又止。

现在没烧,不代表以后不烧。以大王的性格,打入咸阳之后,是真能干得出来火烧咸阳宫的事情。

而且经过天幕这么一说,虞姬都忍不住怀疑大王那时候烧咸阳宫到底是为了什么。

出于楚国被灭的泄愤吗?还是想炫耀自己的胜利?或者也有讨厌书本,顺便一把火烧了的学渣报复心理?

成年项羽:…………

完了,说不清了。

其他位面的项梁管不到这个已经长大的项羽,他们只想着孩子确实是不打不行了,真会得罪人。

从今天起,一定要压着这个小崽子念书,好好念,念到他不敢随便烧书为止。

此时,唯有始皇表情变幻莫测。

“朕的咸阳宫,被人一把火烧了???”

好得很。

这个叫项羽还是项藉的家伙也不知道是哪个时期的人,最好别让他查到。

不然他要把对方关在牢里抄二十年的书!

第45章 教育:对话文学2

在始皇下令让人去查之前,有人率先提醒了一句,说这个叫项羽的可能是楚国项氏一族的人。

“依稀记得项燕有个孙儿似乎是叫这个名字……”

于是始皇开始忙着查人去了。

他从天幕的只言片语里察觉到了不太妙的未来,如果项羽真是项燕的孙儿,那咸阳宫被烧岂不就是二三十年后的事情了?

什么情况下咸阳宫会被一个楚国人攻占?

大秦亡了!

至于其实大秦还在只是被人攻入咸阳这种情况,呵呵,这和亡国有什么区别?能被人夺取咸阳的废物儿孙,不要也罢。

说起来二三十年后,不该是扶苏当政吗?但扶苏也不像是那么没用的人,莫非扶苏也寿数不长,皇位上坐了个废物孙辈?

始皇气得七窍生烟,发誓要把项家小子逮起来。抄书二十年不能解恨,还是抄到死为止吧。

毕竟对于一个不爱读书的人来说,抄书是比什么都难捱的惩罚。

杀人哪有诛心快乐?

至于扶苏,先给他派几个太医看看身子骨。再把他的儿子们都拎过来一个一个考察,看看到底是哪个小混蛋这么没用,回头罚他和项羽一起抄书。

另一边的项梁也后知后觉意识到了情况不妙。

之前是因为烧掉孤本的事情吸引了他全部的注意力,没察觉到“火烧咸阳宫”背后的含义。

现在想明白了,欣喜之余更多的是后怕。秦国肯定会越发严格地搜查他们,这里不能再留了,得换个更隐蔽的地方定居。

巳蛇随口一句话搞得始皇位面人仰马翻。

但它本意只是提点一下,让项羽的长辈看好这个熊孩子,别再随便烧书了。

咸阳宫也不能烧,宫殿里藏了不少好东西呢。不光是书,那些宝贝被烧了也很可惜啊,以后都是文物。

如果项梁看不住自己侄子,那就让各位面的嬴政多多防备了。比如东西多备几份藏在不同地方,别给人一网打尽了。

始皇确实get到了巳蛇的意思。

于是他道:

“把那些藏书多抄录几份,每个行宫都收录一份。朕的皇陵里也收录一份,以免失传。”

222听完放心了。

行宫不一定靠谱,但是始皇陵绝对非常靠谱!

解决完历史遗留问题,主持人进入正题:

【今天的文学课堂,我们要介绍的是唐宋八大家。这是对唐朝和宋朝一共八位散文家的合称,虽然他们当中有些人是以诗词闻名的,但实际上他们的散文造诣也非常高。】

李世民:开心!又是我大唐露脸的一天!

刘彻:……(目前记仇:正一)

【先来简单介绍一下“唐宋八大家”这个称呼的来源。】

PPT里放出了一段文字。

【明朝初期,朱右将八位散文家的文章编成《八先生文集》,八大家由此得名。

明朝中期,唐顺之所编撰的《文编》里仅收录八大家的文章,其他作家的一律不收。

此后不久,推崇唐顺之的茅坤根据以上二人的方法,编撰出《唐宋八大家文钞》。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