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秦皇汉武直播长寿秘诀(148)

作者:无字惊鸿 阅读记录

【公元1076年中秋,苏轼写下千古绝唱《水调歌头》,思念远在齐州的弟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

1082年,苏轼在黄州任职,苏辙特意赶来黄州见了哥哥一面。此时距离兄弟俩上次见面,已经过去了13年。】

【1097年,苏辙被贬化州,同年苏轼被贬儋州。原本远在天涯海角的兄弟俩,在苏轼这次贬谪的路途上意外相遇。

这是两人一生中最后一次见面,这一年他们一个61岁,一个59岁。

四年后,被徽宗平反的苏轼还未来得及复职便于北归途中逝世。此后苏辙独自面对官场倾轧十一年,直至死后安葬在兄长墓旁,二人才再度重逢。】

徽宗位面的苏辙老泪纵横。

此时的他已然是孤零零一个人,面对奸臣蔡京的打压,他选择了避其锋芒。如今他已致仕,筑室于许州,准备闭门不出,专心治书。

天幕预言他还能再活9年,那就趁最后的时间好好整理整理自己和父兄的诗词文章,编一本“三苏文集”吧。

神宗位面。

苏辙闭上了和哥哥吵架的嘴。

不管他们怎么打打闹闹,感情都摆在那里。乍然听到自己日后要被哥哥抛下十一年,他有点难以接受。

虽然明知道自己年纪小,可能活得会比哥哥长。但,谁愿意失去自己最后的亲人呢?

苏轼一看情况不好,连忙劝慰道:

“你不是还有妻儿孙辈吗?怎么能算一个人?看开点,人总归是会死的……”

“闭嘴!”

苏辙恶狠狠地说道。

如今是熙宁三

年(公元1070年),几年前才经历过父丧,苏辙现在一点都不想听他哥胡说八道。

三十岁的人了,还什么话都敢乱说,怪不得以后得罪那么多人。

新党得罪了,旧党又得罪了。敢情整个朝堂分三个党派,他苏轼是单独一党。

苏轼:……

来自弟弟的吐槽,最为扎心。

看他这样苏辙就来气,但是气了也是白生气。这家伙就这个性格,这辈子改不了了。

算了,捞哥哥就捞吧,谁让他宠他哥呢。

苏辙沉着脸推开他哥:

“这次先不和你计较了,以后管住嘴。”

苏轼:?

感觉作为兄长的威严地位不保,不行,他得说点什么维护尊严。

然后被他弟弟粗暴打断:

“手也给我管住了,不许乱写诗词得罪人。”

苏轼张嘴就要反驳。

又又又一次被弟弟打断:

“除非你想像天幕说的那样,以后咱们兄弟俩十年见一次面,多见两次就天人永隔。”

苏轼不说话了。

虽然发表自己的政见观点很重要,但弟弟也很重要。而且乌台诗案的后果确实太严重,他也无法保证再来一次他就能留下一条命来。

未来的他决定把妻儿丢给弟弟养是无奈之举,现在知道弟弟以后压力那么大,他也不忍心再冒险。

算了,大不了他以后就在心里骂,不写下来。就算要写,也得藏藏好,或者等那群人死了再写。

只要他努力多活几年,总能活过那群构陷他的小人,到时候就可以随便写文章骂他们了。

【最后,以苏轼在狱中写给弟弟的一句诗作为这个故事的结尾:[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祝愿两位日后幸福安泰,年年岁岁长相聚。】2

苏轼苏辙齐声道:“多谢!”

苏辙借口更衣,回房悄悄把这句诗写了下来,晾干墨汁后夹在了自己最爱的诗集里。

回来的时候,天幕上已经开始讲述下一个故事了。

兄长的表情看起来有点奇怪。

苏辙之前把音量调小了,没注意天幕在说什么,见状疑惑地问道:

“怎么了?天幕在说什么?”

苏轼一脸生无可恋:

“在说我和张怀民的事情。”

张怀民是谁?

苏辙一脸茫然,很快又回过味来,应该是兄长日后认识的友人。

天幕中之前悲伤的气氛已经转变了,变成了欢快。这一点从巳蛇老师毫不掩饰的幸灾乐祸就能看得出来,这家伙明显不打算说什么好事。

【苏轼在乌台诗案之后被贬黄州,当时张怀民也被贬黄州。

不知道二人是因为同病相怜很快成为了好友,还是之前就认识,这一点史书上没有准确记载。】

【张怀民这个人性情豁达,心胸宽广,深受苏家兄弟二人的赞誉。苏辙在前往黄州和哥哥相聚时,三人一同游览黄州美景。

苏辙曾写下《黄州快哉亭记》,其中就有夸赞张怀民的词句,说他虽然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一点也不自怨自艾,是个品格清高的人。】

【苏轼也曾经在文章中提到过张怀民,就是你们的必背考点中那篇《记承天寺夜游》。】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