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秦皇汉武直播长寿秘诀(170)

作者:无字惊鸿 阅读记录

臣下纷纷摇头:

“别问我,我早发过弹幕了。”

在场的绝大多数都是脾气火爆的草原人,哪里能忍得住不发弹幕?第一时间就找儿子去了。

忽必烈已经是憋得最久的那个。

忽必烈无语极了,这群家伙还真不靠谱。

“大汗,您可别和他吵架了,先看看歌词吧。”①

有人瓮声瓮气地说道。

他们大元的歌词可也没好到哪里去。

忽必烈定睛一瞧——

“行暴政”“起义”“瞬而崩塌”

…………

元朝众人面面相觑,一时间不知道该说啥。

有人掐指一算,惊呼了一声:

“八十九年!”

从一统天下到大元灭国,还不足百年。这还不如大宋呢,大宋好歹支撑了那么多年。

忽必烈血压上来了。

连忙有文臣上去扶他:

“陛下莫急,这只是统一到灭国,您定国号时还在此之前,更不提太祖建立政权还要更往前推几十年。”

忽必烈最近吃多了荤腥,是真的高血压。他头晕目眩,还不忘回怼一句:

“按这么算也才一百六十多年,你以为这很多吗?”

文臣不说话了。

这不是好歹有个心里安慰嘛。

这回轮到朱元璋笑裂了:

“他元朝还好意思嘲笑大怂,他俩两个极端,各自走出了自己的风采。”

太子朱标怀疑自己是不是听岔了。

刚刚父皇说的是“大怂”吧?还是说大宋的时候不小心嘴瓢了?

但不管他说的是什么,现在都不是嘲笑人的好时机。先看看大明的歌词吧,别一会儿和元朝一样自打脸。

也怪天幕放出来的完整版歌词并不“完整”,它都是根据播放来同步更新的。视频没唱到的部分就暂时隐藏,只能往前翻看已经出现过的词,否则哪还能有这个乌龙。

朱标怀疑这是主持人故意的。

朱元璋却觉得他大明再怎么拉也不可能和大宋比了。

证据就是到了他大明的部分,歌曲不仅补了一句听不太懂的戏腔念白,曲风还从之前的婉转哀伤变得欢快起来。

这代表什么?代表他大明是不同的啊!

朱元璋美滋滋地去看歌词。

嗯,第一句是夸他老朱驱除胡夷人克复中华的,夸得真好听。

第二句还是夸他老朱的,说他收复了燕云,李世民看了都得拍手叫好。

李世民:……

看在之前明太祖把他改成开国皇帝列入太庙的份上,就勉强夸一夸吧。

害,其实也确实该夸,收复燕云功勋很大的。可惜没有发弹幕的次数了,不然他肯定要公开表扬一下的。

老朱没得到夸奖也不在意,继续往下看。

第三句还是夸,说五次御驾亲……等等!这不是夸他老朱的!

朱元璋梦中惊醒:

“这是啥?上面是不是写着成祖亲征?”

朱标欲言又止。

他不仅看到了明成祖御驾亲征五次,还看到了这个年份,就在二十年后。

区区二十年,能换几代皇帝?

朱标默默看向之前给他们老朱家狠狠涨了一波脸的“征北大将军”朱棣。

朱棣二脸懵逼:

“大哥你看我干哈?”

他不开口还好,一开口他老爹朱元璋就反应过来了:

“五次出征,怎么那么像老四日后干过的事情?”

虽然歌词没写成祖具体是亲征那一块地方,但他大明最大的敌人不就在北边吗?正好和征北大将军对上了。

不过这个时候,朱元璋还是心里存了一点侥幸的。

“会不会是两个人恰好都出征五次?或者老四其实后头还有第六次第七次,只是天幕还没说到?”

朱标不想打击他爹,但是这个年份迟早会暴露。

于是只好残忍地摇摇头:

“成祖应当就是四弟了。”

想想觉得四弟可能要倒霉,他又补了一句:

“不过四弟不像是会造反的人,或许他是在当征北大将军的时候北征五次。后来大明江山出了变故,他又力挽狂澜上位,得了成祖的庙号。”

按照歌词的春秋笔法,其实也说得通。毕竟之前发生在汉末的官渡之战,歌词里写在了三国部分。

朱元璋刚想点头,很快又发现不对:

“要真有人篡位,大明中间不该插一个其他朝代吗?”

朱棣嘴快地回道:

“那他没篡位成功吧,可能就是把大哥的子孙弄死……额……”

后知后觉反应过来自己说了啥,朱棣觉得吾命休矣。

他看看老爹,很好,老爹果然一脸阴云密布,仿佛下一秒就要弄死他的样子。

再看看大哥,被他诅咒了儿孙下场凄惨,大哥脸上的微笑也变得危险起来。

朱棣:QAQ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