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秦皇汉武直播长寿秘诀(178)

作者:无字惊鸿 阅读记录

这次扶苏的反应就小了很多,可见他的确已经冷静下来了。

听完这番话,他摇了摇头:

“这也不过是另一种逃避心理罢了,依然是对大秦江山的不负责任。”

他要是只在乎自己的信仰崩不崩塌,干什么吃力不讨好地和父亲顶嘴?大秦山河在他心中的分量还是很重的。

况且,父皇也并非无所无不能,他亦有缺点。比如某些时候手段过于凶残暴力,会导致家国动荡。

扶苏既然能看出始皇的缺点,自然也能认清父皇不是神,不可能永远不翻车。真能不翻车的话,那他要焚书就焚书、要坑儒就坑儒,何必费劲阻拦呢?

正是因为父皇会有缺漏,他才会忠言直谏,帮他查缺补漏。

午马屈指敲了敲桌面:

【除了扶苏放弃说之外,还有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是认为扶苏在赌气。】

这次扶苏崩不住了:???

什么鬼?!

始皇也一头雾水,怀疑自己的耳朵。

【产生这种想法的论据是这样的,始皇曾经下令坑杀坑蒙拐骗的方士,但扶苏不同意。他认为这样过于残暴,会引起天下不安。因此触怒始皇,被发配到北边去督修长城。】

【扶苏在自刎前,蒙恬劝说其进行求证,但扶苏却说:“父令儿死,何必再请示?”部分人认为这番话是赌气之言,扶苏为了证明自己的理念无措,于是选择自刎。】

扶苏:…………

他这辈子没听过这么离谱的事情。

为了证明自己没错就赌气自杀?他是固执了点,但他不傻好不好!

人死了什么都没了,他的理想抱负、他想为天下施行的仁政,谁能替他做?

与其自刎证道,还不如去咸阳同父皇再理论一番。这样哪怕被下令处死,也算死得壮烈。

【关于扶苏为何痛快自刎的猜测多种多样,各有各的道理,这里就不多说了。】

【我们这个节目主要是分析扶苏因为从小在心理引导上的疏忽,导致的性格缺陷,所以下面进入正题。】

【为什么扶苏不选择求证呢?】

对啊,为什么呢?

这个问题不仅秦国先祖们好奇,后面朝代的众人也都很好奇。

可惜会选择自刎的那个扶苏不在天幕位面中,无法亲自回答。秦朝就两个位面,一个位面刚一统天下没几年,另一个已经是胡亥当政了。

午马唇角微弯:

【关于这一点,我是不知道的,得问当事人。而且人嘛,也有可能只是一时想岔了,突然钻了牛角尖,脑子发热就干出什么事来。】

小说需要逻辑,现实却可以荒诞。聪明人一拍脑袋做出后悔莫及的事情,古往今来屡见不鲜。

还等着听正确答案的所有人:……

好的,又被驴了。

【不过这件事上暴露出了很多问题,比如扶苏对父亲的不信任。】

一语中的。

始皇的脸僵了僵。

可不就是不信任吗?但凡信任一点,都会第一反应怀疑诏书的真实性,然后选择求证。

所以这便是扶苏选择不求证的原因之一吧?

父子处到这个份上也实在是糟糕透顶。

【那么,应该不用我再多说什么了吧?相信始皇肯定已经开始反省了。】

始皇木着脸点了点头。

不错,他是反省了。

做父亲的,要有威严是不假,但是也不能只剩威严。威严到连儿子都觉得他是个会杀害亲子残暴之人,他这个爹当得也太失败了。

难道是未来的他下令坑杀方士,让扶苏误解了他的为人?

午马医生残忍地打断了他的自我安慰: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扶苏对父亲的误解绝不仅仅是因为哪一件事。】

始皇:……

这不就是在说他从头到尾做错了太多事情吗?

扎心又真实。

【啊,说到误解,应该给你们分享一些后世著名言情小说。

里面的主人公长了张嘴但就是不会好好说话,每次交流必有误会。分分合合聚聚散散,折腾一大圈把周围人都折腾了个遍,最后才肯解释清楚。】

【你们父子俩就挺像的,一个误会折腾惨了整个大秦,比小说故事的后果还严重。】

父子俩:…………

【反正据我观察,所有不爱好好说人话的家伙,看过这类故事之后就都学乖了。从此再也没有误会,什么事都立刻说开。】

毕竟被傻逼主角荼毒是真的痛苦,每次看都能憋到内伤。倾诉欲真的疯狂上涨,恨不得自己穿进书里替主角解释清楚。

午马医生期待地询问始皇和扶苏:

【所以需要我为你们分享几本小说吗?】

父子俩坚决拒绝:“不必!”

这一刻,二人纷纷回忆起了娱乐频道里始皇被狗血故事支配的恐惧,这辈子不想再看到类似的剧情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