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秦皇汉武直播长寿秘诀(215)

作者:无字惊鸿 阅读记录

未央忽然想到自己还没提过这个,赶紧补充上。

【盗墓就是以获取墓中财物为目的,对陵墓进行破坏和盗窃。考古则是针对陵墓里的古物进行研究,通过蛛丝马迹还原千百年前的各项情况。】

【所以考古人员是不会拿了陪葬品去卖的,而是会将损毁的陪葬品妥善修复、小心保存。就像大家看到的这样,放在博物馆里陈列展览。】

皇帝们:谢谢,并没有被安慰到!

哪怕是陈列展览他们也不想要,宁愿东西在地宫里因为岁月摧残坏掉!

未央理解他们的想法,补充道:

【以前的考古会随意挖开陵墓,但是现在已经不会了。如今考古学界严格规定,只有陵墓因意外出现破损,才会进行抢救式挖掘。

即——趁着陪葬品还未遭受侵蚀之前,赶紧把它们整理出来,妥善安置,避免墓穴出现更大的损失。】

众人大概明白了,就像那个不小心被炸开的乾陵一样。

未央摇了摇头:

【并不是所有被意外损坏的陵墓都会直接挖掘的。能够重新封存的,大部分还是给封上了,比如乾陵。

因为现有的技术无法保证陪葬品出土之后完好如初,不如让它们继续呆在墓中,以免和兵马俑一样出现褪色等症状。】

也就是一般只有损坏严重的,才会直接开挖,因此称之为“抢救”。只破一个小口子,显然没到抢救的地步。

始皇:……

始皇不高兴了。

你们既然知道没办法保护兵马俑不褪色,之前还足足挖了它四个坑干什么?

而且还拿兵马俑当反面典型出来举例,他的兵马俑也太倒霉了!

始皇觉得碗里的羊肉泡馍都不香了。

科普完考古,未央继续分享防盗小妙招:

【除了机关、水银、巨石和往深了挖地宫,据说还有一个办法也能防盗。就是学习魏武帝曹操,弄出一大堆疑冢来。】

曹操有点迷茫。

他什么时候吩咐过建这个七十二疑冢?莫非是日后灵机一动想出来的?

也不是不可能,毕竟听着好像挺靠谱的。

厅内众人不知道曹操的心理活动,于是纷纷用心照不宣的目光看向主公。

被这么多佩服的眼神盯着。

曹操:……

曹操只能假装自己很成竹在胸,从摆摆手做出一副谦虚的姿态。

害,他只是比旁人机智了那么一点点而已。

然而下一秒就听未央拆台:

【七十二疑冢顾名思义,就是说曹操给自己弄出了七十二座陵墓,让人去猜哪个是真的。但这其实个是谣言,实际上曹操的高陵一直都只有一座。】

曹操:…………

坏了!刚才得意早了!

曹操下意识去看众人的反应。

果然,除了大多数人体贴地垂眸假装刚才无事发生之外,还有个郭奉孝在用眼神打趣他。

……奉孝,你这样让本司空很难做啊!

【虽然七十二疑冢是假的,曹操出殡时曹丕命人抬了七十二口棺材一起出城也大概率是《三国演义》编的。

但曹操下令“不封不树”借此隐藏高陵的位置,让人很难猜到下面有墓穴,这个倒是真的。】

曹操:我就说嘛!我怎么可能一点准备都没有!

盗墓可是他的老本行!

不过这也并没有阻拦盗墓贼的脚步,据说高陵前前后后被盗三百多次。所以说,疑冢什么的其实也是可以搞一搞的,要真有疑冢帮忙掩盖,或许能少几次被盗。】

曹操:可不!说到我心坎里了!

曹操决定就这么搞,七十二个太多了建不起,但是稍微弄几个还是可以的。

【对了还有一件事,就是曹操的“不封不树”。意思是不树立石碑,也没有坟丘。

他儿子曹丕对这一点执行得很好,确实没搞“封”和“树”,因为他在上头修建了个宫室。】

曹操:?

我的好大儿,你疯了吗?你还在上头盖房子?是生怕这个位置不够显眼还是怎么的?

少年曹丕很快被拎过来询问想法了。

曹丕觉得没毛病啊:

“什么都不弄,那不是很不孝吗?”

曹操呵呵:

“那你爹的墓被人挖了你就孝顺了?”

曹丕闭嘴了。

未央没什么诚意地劝了两句:

【别着急,虽然曹丕修了宫室,但他修了没两年就意识到不对,发现这样很容易暴露,于是又命人把宫室给拆了呀。】

曹操:…………

曹操窒息了。

所以这小子折腾半天都是白折腾,建了又拆,动静那么大,他还觉得自己能够瞒得住,也是醉了。

老子的墓被盗三百次,这倒霉儿子要背一半的锅!

魏文帝位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