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秦皇汉武直播长寿秘诀(268)

作者:无字惊鸿 阅读记录

所以选择了这种虚拟世界的直播,这样也能防止出现各种突发状况,影响节目效果。

对了,为了直播的真实度,这次除了她出镜之外,其实现场还有一个人。

酉鸡走到一半想起来没介绍自己的小姐妹,于是停下脚步对镜头说道:

【今天邀请了卯兔小姐姐一起来做节目,她负责帮忙拍摄。不过等下的美食我们会一起吃的哦,不会让卯兔白帮忙。】

镜头调转了一下,卯兔的脸出现在众人面前,她干脆利落地挥挥手打了个招呼。

【好啦,前面这家店就是我们这次要去品尝的美食店。这是一家专门做东坡菜的菜馆,据说他家的浙江菜东坡肉最好吃。】

东坡菜?东坡肉?

众人迅速抓取重点,这个东坡听着有点耳熟啊!

苏轼咦了一声,询问弟弟:

“这个东坡不会是说我吧?”

之前天幕剧透过,他以后会自号东坡居士来着。

苏辙不知道,苏辙推开了他哥。

苏轼却觉得应该就是自己了,毕竟自己在厨艺一道确实有点天赋。

酉鸡的话证实了他们的推测:

【东坡肉的来源有一些不同的传闻,不过都和苏东坡先生有关。

后世一共有六十多道菜都被冠上了“东坡”之名,不一定所有的菜都是东坡先生发明的,但一定和他脱不了关系。】

苏轼:这话听着怎么感觉和“你化成灰也躲不掉”有异曲同工之妙?

酉鸡飞快地点了餐坐下,然后开始侃侃而谈,讲述东坡肉的起源。

【有人说东坡肉是苏轼自己发明的,也有人说发明者是苏轼的小妾王朝云。她发明这个是因为苏轼被贬黄州,想为其改善伙食。】

【关于东坡肉还有个小故事,说的是苏轼在徐州任知府的时候,黄河决口。他带领百姓辛苦抗洪七十日,事后百姓杀猪宰羊,作为感谢。

苏轼推辞不得,只好收下猪肉,指点着家人做出红烧肉,又回赠给了百姓。于是百姓将之称为“回赠肉”,如今它也是徐州一带的传统名菜。】

这时候就有人奇怪了,既然是徐州名菜,怎么又成了浙江菜系的菜色了?徐州不是距离浙江挺远的吗,都快到山东了?

酉鸡答道:

【回赠肉只是东坡肉的前身,后头苏轼又进行了改良。一直到他在杭州为官时,这种红烧肉才名声大噪,被称为“东坡肉”。】

酉鸡说得兴起,正好菜品要等一段时间才能上来,于是她嘚吧嘚吧,将苏轼的那堆菜挑了几个出名的科普了一下。

什么东坡肘子的传闻和苏轼的妻子王弗有关,据说是对方炖肘子不小心粘锅糊了,补救后反而味道十分惊艳,于是流传了下来。

还有什么苏轼改良了春鸠脍,于是这道菜也冠上了他的名字。

等等等等。

【后世戏称东坡先生这是走到哪里吃到哪里,别人被贬苦哈哈的,但他却会苦中作乐,把被贬弄得和出门旅游似的。时不时出去看看风景,又时不时改良几个菜色丰富餐桌。】

这个当然是夸张的说法,不过苏轼本人确实十分豁达,并不自怨自艾。

宋朝的同僚们此刻万分吃惊。

“这种名传后世的方法,是在下没有想到的。”

这谁想得到啊!靠着菜品名字被后世人广泛熟记,完全就是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线。

纵观整个华夏历史,像苏轼这样的还真没几个。正经厨子都没多少靠菜名被人记住的,他一个文人做到了。

太离谱了。

【说起这个,我想起来有个相声叫《味道东坡》,大家等菜应该等急了吧?先看看相声好了。】

相声有点长,酉鸡就只放了节选,完整版明天自己看。

苏轼不太懂相声这个表演形式,它是明朝的时候出现的。但是这不妨碍他看着乐呵,两个相声演员讲得挺有趣的。

不过有些人看了之后却觉得故事有点奇怪。

相声里说起了东坡鱼的由来,说是苏轼有一回吃鱼,碰到佛印和尚过来拜访。不想让人家吃鱼,就把鱼藏起来了。

清朝的不少人连后头的过程都没听,就满脸迷惑:

“和尚能吃鱼?”

和尚不是吃素的吗?这个故事编得是不是稍微离谱了一点?

酉鸡吃着店家上的盐水花生,随口答道:

【和尚吃鱼算什么?一开始人家佛教也没规定不让吃肉啊。】

和尚禁食肉类,是南北朝的“和尚皇帝”梁武帝规定的。但是他规定他的,后头的朝代为什么要鸟他?

所以宋朝和尚可以随便吃肉,《东京梦华录》里就记载过类似的事情。而且据说东京相国寺的和尚经常能吃上肉,压根不忌口这个。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