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秦皇汉武直播长寿秘诀(71)

作者:无字惊鸿 阅读记录

缠足最早的起源是北宋末年,之前的那些都是牵强附会,已经被证明并非真正起源,而其盛行则在明清。

如果说缠足在明朝盛行是为了取悦男人,那它在清朝盛行就多了一重“政治正确”。

因为清朝的皇帝下令禁止缠足,而男人们觉得自己已经没有能反抗得了剃发令了,那么缠足一定要留下。头发剃没剃谁都能看得见,但是女子是否缠足一般人看不到,裙子一遮,这就是闺中私密事。

所以缠足从来不是单纯的男人迫害女子,而是包含了软骨仔的挽尊。

孔子:……

孔夫子今天真的是大开眼界,他怎么都想不到后世能发展出这么多匪夷所思的东西。

夫子灵魂发问:

“寡妇不许二嫁,那国内不会人口不足吗?天下女子数量就那么多,不让二嫁岂不是有很多男子娶不上妻?”

主持人回答:

【可能是因为后世人口非常多吧,而且官员们把贞节牌坊的数量作为了政绩之一。】

孔子无法理解。

毕竟对于先秦时期来说,什么牌坊都是虚的。各国需要的人口,真要算政绩,也该算的是新生儿数量增加,所以反而应该鼓励二嫁才对。

后世得是人多到什么程度,才会不稀罕身强体健更容易生出孩子的寡妇啊?

孔子又问:

“程朱理学是个什么东西?老夫怎么没看出来它的学说与老夫的学说有相关的地方?怎么就是新儒学了?”

“他们没有自己的学问吗???”

程朱理学创始人们:…………

主持人擦汗:

【后世故意歪曲经义,您懂的。他们其实就是借着您的学说强行证明自己是对的,根本不在乎您本意如何。】

别说程朱理学了,那些《某某春秋》,好多也是这样的。里面夹带大量私货,疯狂输出自己的思想,最后来一句这是对圣人经典的解读。

圣人:……感到了冒犯。

孔子勉强理解了,最后问道:

“缠足为何会兴起?后世已经繁荣到这个程度了吗?女子缠足后无法下地种田,后世平民莫非不需要女子劳作,都可以在家歇着?”

实际上恰恰相反。

有人会说“缠足的都是有钱人家,平民百姓不缠足,所以不影响干活”。其实不是的,很多年纪大一些的人应该有印象,自己明明是农民家庭,但是自己的太婆却缠过足,一双脚非常小。

所以男人们压根不管你缠足之后影不影响下地,那是你自己需要克服的问题。而且许多农村妇女瘦瘦小小的,或许正是因为这一点,小脚才没有过分影响她们的日常生活。

天幕外群情激奋,一时间从北宋到明清的文人风评都差到了极点。

先是曲解经义,后是搞出乱七八糟的教派和迫害女性的手法,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要知道宋朝之前位高权重的女性一抓一大把,没有一个是好得罪的。尤其是二嫁的寡妇们,她们现在就恨不得爬到天幕那头去把狗男人弄死。

她们二嫁碍着谁了?就你屁事多管得宽。不让寡妇二嫁,有本事你也别让鳏夫再娶啊!

武则天更是直接说:

“朕真想弄一个烈夫牌坊,也让男人们过一过丧妻不续娶、没儿子也得老老实实守着牌位不许找人生、每天勤勤恳恳侍奉岳父岳母、一旦和其他女人有染就立刻浸猪笼的日子。”

周武一朝的众臣们纷纷擦汗:……

这位手段凶狠的女皇是真的能说到能做到的,之前铲除世家门阀时就相当狠辣,根本不管后世人怎么评价她。

许是这些操作实在太离谱,孔子比起生气更多的是匪夷所思。所以他现在情绪还算平和,也意识到了天幕前的观众们可能会因为过于气愤而反伤己身。

于是孔夫子当机立断决定转移话题。

这些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往后还得慢慢处理。今天先了解一二即可,等到过两日大家冷静一番想到了对策,再继续探讨不迟。

至于现在,最好还是回归正题,也让大家舒缓一下情绪。

娱乐频道的采访,当然要具有一定的娱乐性。正好孔夫子翻到后面发现采访稿的最后一条标注说要提一个有趣的问题,但是没写具体是什么问题,便示意主持人开口询问。

主持人只好绞尽脑汁地想词把大家的注意力拉回来,然后问出了那个提前准备好的问题。

这个问题本来就是打算作为结尾活跃气氛的,而现在时间也过去了很久,是时候该结束这一环节的采访了。

【今天耽误了孔夫子很长时间,真是抱歉。我们这里最后还有一个采访问题,这个问题比较轻松,除了部分人之外,不会冒犯其他无辜人士。】

同类小说推荐: